张元如晤:
小多子自入影卫军以来,承蒙诸位关照,常思报效一二,以全知遇之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但林海一行,只觉修为低微,不能行那非常之事,又恐误兄之大事,于厮苟全于丛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屈身守份,以待天时。
兄若不弃,小多子生为云台人。兄若弃之,小多子死为云台鬼。
孝武二年,拜上。
影九心里苦,看着眼前密不透风的丛林,只觉得莫名其妙。
五天前,孝武王传了密令:孤王听闻那民间狐貂之裘盛行,更分三六九等,甚是新奇,又闻九护卫博闻强识,鉴宝无数。眼看佳节将至,何不为孤王寻觅几领,赏于众妃嫔,也念云台好处。
可是,四海殿巡逻的影卫说,娴妃趁夜溜进大殿,还偷用了孝武王的玺授。
影九看着密令上的娟秀小字,后宫祸国啊!
不知道宫里从什么时候开始刮了一阵妖风,内院的莺莺燕燕,不爱绫罗绸缎了,偏偏喜欢起了皮革之物。影九想,这是好事,皮革这种东西结实耐用还便宜,尤其是入阶的妖兽,更是十年八年穿不坏,就算不穿了赏给宫女太监也能节省一大笔开支。
事实证明,想多了。
她们哪里是想要一般革履、革袍,分明就是狐貂之裘。
《天官》有云:狐白裘,诸王之服也,狐青裘,下卿之裘也。
青白二色不能乱穿,其余颜色可以穿啊,自此托关系,送人情,只为寻觅一两件像样的袍子。
入冬以后,还自发组织了什么“群芳会”个个花枝招展,招蜂引蝶,就为了评什么秦宫十美。瞧见美人儿争奇斗艳,那最高兴的就数孝武王了,新王登基,四海升平,后宫更是一团和睦,那就赏,大赏,大赏特赏。
几处重镇的岁贡,也从奇珍异宝,变成了几领狐貂袍子。
…
影九接到密令后,捶胸顿足,连骂昏君。不忿之余,请教了影二,影二只说,高,此招高明!
影九问高在哪里。
影二说,这件事的导火索就是两年前的安阳府家宴,安阳公主那件粉蓝双色的袍子,真是双色一体,浑然天成,硬生生压过了满宫的莺莺燕燕,那帮妃嫔怎么能被一个退婚两次,半老徐娘的长公主压住风头。
这股妖风越刮越大,从王宫而出,两年之内席卷大秦全境。
自此无数人加入了狩猎大军,一度肃清了红树林一带的妖兽。
影九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按照这个局势发展,农户开垦的土地也就增多了,人口也就增多了,人口一多,那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影九连夸:吾王圣明,将每年用在城防的大量银子用来鼓励狩猎,各个城池的被动防守改成主动进攻,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破面,真乃贤王啊!
…
咦…
“那两个,不去狩猎,在这起了内斗?”影九高喝一声,卷起的落叶如同一道道利剑,刺向斗成一团的男女。
那二人,一人胸腹连中数剑,摇摇欲坠之际又暗自发狠,竟不顾漫天袭来的利刃,刺出一道青色光芒。
略微发胖的护卫狞笑一声,斗狠之余还不忘一亮腰间铜牌:“镇北司办案!”
嚣张之态,一览无余。
连挥数道剑光,叮叮当当将那暗器似的漫天落叶绞成粉碎,一拳磕开了疾驰而来的青芒。
异变突生,那青芒去而复返,刺入胖护卫后心。
段大海闷哼一声,气势大减,一根极细的丝线正缠绕在短刀的刀柄处。
到此局面,二人均身负重伤,已经斗到了平局。
…
影九无奈感慨:我平生不好斗,而世人皆以为我酷爱斗狠。影卫九号就一定很厉害吗?我要是天赋那么高还当什么阵师,闷头修炼不行吗?
又拿出一道盖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黑绸。
“好了,好了,何必打打杀杀,奉王令,招募二人暂入影卫序列,协助狩猎事宜。”
秦王令?
影卫?
刚刚还在生死相搏的二人单膝下拜。“我等尊王令。”
恪守法度是刻在每个秦人骨子里的传统,尤其是“秦王灭武”之后,连关中百派都被铁血肃清,更何况是个把个游侠,护卫。
“你们还行不行?”影九问。
段大海,康舒二人均受了重伤,尤其是康舒,几道剑伤血肉外翻仍浸着血渍,最严重的一道险些穿胸而过,此时颜色惨白,勉强支撑。
二人对视一眼,皆面露难色。
影九又问:“这片区域,哪里有什么雪狐,青貂之类。”
二人又齐齐摇头。
影九简直羞于启齿,难不成问:哪里有给公主妃嫔做袍子的好料子?
一个不知道怎么问,两个不知道怎么回答,大眼瞪小眼之际,直到另外两个人影显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