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樊城收义子(1 / 2)

秃笔三国 策冠才 2712 字 2022-12-12

当天夜里,曹仁便将劫营的事情安排妥当,由他自己亲率主力负责踹营,李典则领军作为后应。

当时单福正和刘备在营帐中议事,忽然听见风声呼啸,无端端刮起了一阵狂风,将帐篷吹得簌簌发抖。

烛光晃动之中,单福似有所悟,转头对刘备说道:“此风起得怪异,只怕曹仁今夜会来劫营。”

刘备将信将疑道:“那该如何应对?”

单福笑道:“主公勿忧,吾自有方法应对。”

随即传令将关、张、赵等人召来中军大营,把命令一一下达之后,众将皆领命而去。

一切都安排妥当,单福又传令让营中士兵披甲执刀,埋伏在各自的帐篷之中等待号令,只等曹仁来自投罗网。

果然到了二更时分,营地外面的黑暗之中,影影绰绰涌出了大量的人影,前来偷袭的曹军到了!

曹仁见刘备军营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异象,以为对方并无戒备,顿时大喜过望,急忙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曹军大喊着向刘备军的营寨狂涌而去,谁知猛然间四周有鼓声大作,随后无数火把亮起,全副武装的士兵从各个帐篷里飞快奔出,转眼之间就已经排好了阵势。

曹仁大吃一惊,不过心里还算镇定,既然袭营不成,大不了领军撤退就是了。

于是他悻悻地挥手下令停止进攻,开始带着军队徐徐后退。

谁知收兵的命令刚刚下达,军队甚至还没来得及将阵形回撤,后方突然喊杀之声大作,火把光芒中一员大将白马银枪,领兵直冲曹军后阵而来。

措手不及之下,曹军后队顿时被杀得一阵大乱。

白天两场战斗,已经让曹军上下领教到了赵云的骁勇,再加上此时偷袭不成,反而被刘备军前后夹击,登时让曹军士气跌到了谷底。

何况黑夜中视物不明,也看不清敌军到底有多少人,曹军在赵云的凌厉攻击之下迅速开始慌乱起来。

曹仁见形势不妙,返回营寨的后路又被赵云截断,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军队往北突围。

这一退便停不住脚,一直败退了十多里去,好在率领后军的李典还算沉着,在付出了两三千人马的损失之后,大部队终于摆脱了赵云的追击,来到了淯水河边。

然而此时前方已经无路可走,曹仁望着流水滔滔的淯水河顿时傻了眼,这可如何是好?

他只能传令军队沿着河边一路搜索,凡是有渡船之类,无论大小都一律拉来作为渡河所用的船只。

好不容易拼凑到了二三十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军队正乱成一团准备分批渡河的时候,突然间后方又有马蹄声大作,一支军队飞速冲了过来。

负责殿后的李典急忙派人向曹仁告急,敌将张飞领军来袭!

但此时的曹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李典一连发了几道命令下去,企图稳住阵脚,却都已经无济于事。

无计可施之下,李典也只能带着亲卫队在混乱中与曹仁汇合,随后找了一艘最大的木船,连军队都顾不得了,抢先上船渡河而去。

其余的曹军一拥而上,将剩下的木船哄抢一空,很多没抢到船的曹军士兵把心一横,干脆脱了甲胄跳进河里往对岸游去。

剩下许多不懂水性的曹兵,不是乘着夜色四散而逃,就是扔了武器就地投降。

这么一来,能跟着曹仁成功逃到淯水河对面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了三千多人。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用惨败能够形容的了,两万五千兵马一夜之间损失了八九成,和全军覆没其实也没有太多区别了。

领着一群残兵败将的曹仁满心凄楚地回到了樊城外,此时天色未亮,城门依旧高高吊起,还未开门。

曹仁命士兵大声叫门,谁知才叫了几声,城头上突然火把大亮,一个绿袍长须的英武将军领着士兵出现在了城墙上边,大喝一声:“吾已取樊城久亦!”

目睹这一幕后,曹仁只觉得一阵眩晕,差点直接从马背上摔倒下去,出现在城墙上的不是关羽又是何人?

李典见曹仁似乎乱了方寸,急忙一把抓住他的辔头,大叫一声:“全军速退!”

好在他反应够快,跑得果断无比,关羽带着军队冲出来追了一阵,见短时间内难以追上,也就收兵返回樊城去了。

一败涂地的曹仁没了翻本的兵力,只能领着残军星夜逃往许昌。

半路上,在一个偶尔被抓住的刘备军探子的嘴中,曹仁才得知自己之所以惨败,大部分原因都是拜刘备新任命的军师单福所赐。

***

前后三场仗打下来,在单福的运筹帷幄之下,刘备是真正的大获全胜,不但缴获了许多兵甲粮草,还将樊城也拿了下来。

樊城离襄阳只隔着一条襄江,可以说是近在咫尺,是曹操进攻荆州的桥头堡,也是他特意刺在荆襄咽喉部位的一根毒刺。

因为地域的关系,樊城的百姓更认同的自然是掌管荆襄九郡的刘表。

所以当刘备领军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