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认识的朋友(1 / 2)

后来她们谁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周贝拉小口小口抽着气,眼里藏着的眼泪欲落未落。

秦椒皱皱眉,指指快被她揉皱的纸袋:“这个姜饼,你说请我吃的,还算数吗?”

周贝拉愣了愣,默默把纸袋递给她。

秦椒打开纸袋,有些惊奇:“咦,掉在地上居然一点儿没碎!”

她抽出一块姜饼,递到周贝拉眼皮下:“一人一块。”

周贝拉没有接,摇头示意自己无心品尝。

秦椒捏着姜饼晃了两下,催促道:“快接着!你知道的,我这只右手刚拆了石膏,保持一个动作的时间不能长。”

周贝拉无奈接了,瞟了她一眼:“你真……奇怪。我们难道不是敌人吗?”

“什么敌人?”秦椒自己也拿了块姜饼,正在品尝前习惯性端详,“都说了,不是猪肉,没有竞争关系!”

她把姜饼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眉毛都快飞上天了:“这姜饼才是真的奇怪!”

说是姜饼,不如说是一种生姜味酥糕。厚约一指,咬下去的口感扎实无比,难怪摔一下不会碎。表面撒满了面粉和姜蓉混炸的酥粒,浓稠的红糖混着生姜辣味直冲天灵盖。

“椒得我直想流泪,你也试试?”秦椒用目光督促身旁的人。

周贝拉犹豫着尝了一口,低下头:“真的……眼泪都被辣出来了……太辣了……”

就这样,两个人坐在微风吹拂的树篱下,分享了那袋姜饼。

秦椒偷空给傅亚瑟发了条消息:“找借口,痛痛快快流一次眼泪果然很管用,谢谢你的方法。”

吃姜饼辣出眼泪,多么正常,就像那天她在高空秋千上被风吹红了眼睛。

傅亚瑟的回复透着紧张:“出了什么事?右手现在什么反应?”

“不是我。”秦椒朝旁边瞟了一眼,犹豫着按下一行字,“是个新认识的……朋友。”

傅亚瑟并未追问,只是提醒她尽量别用右手打字,休养是康复的关键。

这天的晚餐时间,小木屋里比昨天更热闹。

昨天,同许家人商量过后,秦椒邀请安德森太太一家来试试四川火锅。安德森太太带来了她的丈夫,孙子和两条牧羊犬,是的,牧羊犬绝对是湖区山密不可分离的家人。

声称自己口味清淡的周贝拉,也被她拐到了桌边。

“知道你更喜欢日本料理,但是你不是要和我重新认识吗?”秦椒理直气壮,“就从了解彼此的口味开始吧。”

当然,这顿火锅号称是秦椒主厨,其实她只是动嘴,从准备食材、炒制锅底到准备蘸碟,都是许唯一动手。

小木屋是许家长租的,厨房里佐料齐全,除了花椒、辣椒和豆瓣,只能用从小镇上买的墨西哥辣椒酱来代替。

根据说明,这种哈瓦那石榴辣椒酱是用来涂抹面包的,酱如其名,颜色红艳浓稠,还带了丝丝水果香甜,但椒味是真的不足。既不刺激,也没有那种会让人从胃里升起暖意的醇厚感。

好在秦椒刚吃了格拉斯米尔姜饼,深受启发。

“想增辣还不容易吗?葱辣鼻子蒜辣心,生姜辣到脑门顶。”

尽管没有花椒,英国人用来炖肉的丁香可有一满瓶。丁香入口也会给唇舌带来淡淡的麻痹感,虽不如花椒霸道激烈,却更加绵长。

更可喜的是,昨晚,安德森太太听她用各种比喻来描述了“麻”滋味,居然听懂了。今天来做客,带了一瓶自家泡的“甘松酒”。

甘松是一种散发松脂香气的草本植物,不仅有淡淡的麻味,还有回甜。

最麻烦的还是缺少适合炒料的油。

众所周知,四川麻辣火锅要么用牛油,香浓醇厚,汤色诱人;要么用清油,也就是菜籽油,滋味温润,久吃不燥。

眼下这两种油都没有,只有安德森家乐于赞助的羊油。自家的羊,自家熬油,雪白的一罐。看着倒是很喜人,只可惜羊的气味太明显,也太独特。

面对这一堆绝非传统火锅的锅底调料,若是从前,秦椒大概就会认为做不出正宗好味,绝不能凑合了事,倒不如放弃麻辣红汤。用许家爸妈钓的鱼和本地自产的番茄,打个白汤锅底,暂时忘记自己不是四川人呗。

现在,这些理应被嫌弃的食材却在她脑海中不断搭配、组合,如一片片拼图,最终拼出一锅像模像样的底料。

看汤色,红亮艳丽。

闻气味,香辣诱人。

的确不正宗,但四川火锅该有的“麻”、“辣”、“鲜”、“香”都有了。

尤其是这个“鲜”,让许唯一一边学着炒料,一边大加感叹:“鱼加羊,这个搭配实在是太聪明,太有意思了!”

许家爸妈从山溪中钓上来的天然无污染的鳟鱼,个头不大,但骨肉坚实又丰腴,还没有小刺,恰好剁巴剁巴同羊油熬出汤底。

只可惜,这么鲜的火锅,烫不了她爱的脑花、毛肚、鸭肠、牛肝、腰片了……有的是吃不完的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