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涿鹿处,有盐湖(1 / 2)

自上次轩辕氏与烈山氏分别于阪泉之野算起,光阴已流逝三年。

这三年里黄帝轩辕氏带领黄帝部落与蚩尤氏所率领的九黎一脉交战数次,均以失败告终。

可黄帝部落儿郎即使总吃败仗却愈发团结。

那些从战争中活下去的人族儿郎们正在向着精锐蜕变。

他们打了那么多年仗,从不曾对轩辕氏描绘的那幅人族的美好未来图卷失去信心。

他们依旧心怀希望。

纵使手中土地越打越少,可黄帝部落的儿郎们良善之心愈足。

他们将总是粮食留给老幼妇孺,自己却饿着肚子登上战场。

轩辕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相信这些良善之举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所有平稳的秩序最终一定是脱胎于仁义道德。

黄帝部落的给养已捉襟见肘,轩辕氏遂率领黄帝部落不断迁徙,九黎一脉则穷追不舍。

至如今境地窘迫,轩辕氏仍在等一个人的回归。

与黄帝部落少人少物和和睦睦不同。

九黎一脉因为缴获物资良田的规模总也比不上部落扩张的速度而陷入了无休止的内耗之中。

全因蚩尤的铁腕镇压而不显露于表。

蚩尤氏自是清楚横亘在九黎一脉上空的危机究竟有深切。

他的心里早就盘算好了。

一旦人皇之位到手,蚩尤氏便会立马清洗隐藏在九黎一脉深处那些贪得无厌以致失去人性的蛀虫。

虽然他与轩辕氏所走道路不同,但蚩尤为人皇时,不论暗处有多肮脏,天下至少要能看得见清明。

就如吊命之参,须看得见摸得着,人族才不至于对蚩尤的统治失望。

人性便是如此。

至于三年之前于阪泉惨败的烈山氏,这三年里完全失去了踪影。

蚩尤氏派手下找寻多次未果,遂逐渐放弃。

烈山氏在文祖虞人众的帮助下悄无声息的变幻了容貌身形,随着迁徙逃难的无辜之民流连于人族各个小部落。

这三年里,烈山氏真心放下了身段,食同民,寝同子,枕石盖叶。

烈山氏经历地越多便愈发明白轩辕氏究竟在为些什么坚持着。

他曾假意被俘虏,被打上奴隶标签,整日里给人劳作,食土饮泔。

烈山氏由衷觉得人族的未来不应该是这样的。

它绝不能是奴隶横行的社会~!

大家都是人族子弟,凭何我要做你的奴隶?!

烈山氏深深相信,奴隶制一定是人族的一大祸根。

兴许,未来爆发于人族内部的每一场战争都是奴隶与主人变幻身份的战争。

若奴隶胜了,则翻身为主人,并将原主人打入猪圈,与猪同食同眠。

若主人胜了,则杀死奴隶中的带头者,而后变本加利的惩治余下的奴隶之辈;亦或是直接杀死所有奴隶,再从主人队列中拉下一批。

主人越少越好,奴隶越多越好。

烈山氏不敢想象若是以蚩尤氏为首的九黎一脉在人皇之战中胜出,人族究竟会歪到何处去。

正如文祖所言,假如人族率先分出了三六九等,那人族所提出的人人不息自强的口号便是洪荒最大的笑话。

如今,漫天仙神可都在关注着人族未来的走向。

三年之前,阪泉之野,黄帝轩辕氏将人族的半数希望压在了自己身上。

他烈山氏绝不能让黄帝轩辕氏失望。

绝不能让文祖失望。

绝不能让女娲娘娘失望。

绝不能让人族翘首以盼的后辈儿郎失望。

......

涿鹿。

一个曾经或是将要埋藏历史的好地方。

此时此刻,人族文祖虞人众与黄帝部落首领轩辕氏正站在四方最高的山石之上眺望远天。

高石前远处,可肉眼瞧见有一处明晃晃的湖泊躺在山谷间的平原上。

山谷四周则是平原缭绕。

文祖虞人众忽而开口。

“你为何要选择这片地方来做那决战之地?!”

轩辕氏抻出手来指了指远方的那处湖泊。

“那是处盐池。九黎一脉征战多年,最缺乏的便是盐。没有盐,那些普通的人族儿郎便没有提刀的力气。因此,蚩尤一脉一定会来抢夺这处盐池。”

“所以你准备埋伏在四周好杀他个措手不及?!”

轩辕氏沉默半晌。

“我会埋伏在这里,但我并不会让手下人族儿郎行那送死之举。”

虞人众点头赞叹。

“如此一来,你虽有了仁义,但战争从不看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它比拼得一定是硬实力和软实力。”

轩辕氏不由得轻笑。

“我自知文祖所言。再说我并不是没有后手,我只是不确定他是否还在,亦或是他是否仍旧坚守着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