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现在的人努力工作,地里刨食。求得无非是个衣食住行,而金喜儿的优势就是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看这个时代的。
她在22年享受了近百年来华国最好的时代,科技高速发展,让她见识和享受了现在这些人绝对想象不到的东西。
她在前世就是百万美食up主,为了口吃的也算是走南闯北了,见识过各地风情。南方北方中部西北,各地风俗民情美食文化,一览无遗。
至于穿衣,她本身就是苏绣传承人,也算是半个裁缝。再加上见识过后世的各种大秀,怎么着也算是半个设计师了。
还怕设计不出来花俏的东西?
金喜儿这心里啊可以说是信心满满,而且她第一个想做的就是餐饮美食。
湖省人早上爱吃些汤汤水水的,汤粉尤盛。君不见22年,大街小巷都是早餐店。
支上一口电煮锅,倒满一锅热水,客人来了就直接粉丝放进锅里煮上几分钟。捞出来添上小半碗料大半碗汤,一碗粉就这么做好了。
做得又快味道又香,湖省人都好这口。有赶早上班的人,手上夹着包手里端着粉,边走边走那叫一个痛快。
金喜儿就准备做些早中晚都能吃的小吃,她曾经去过锦官城,那边的小吃可谓一绝。什么串串啊钵钵鸡,还有冰粉豌杂小面和酸辣粉。
尤其是酸辣粉,又酸又麻又辣开胃极了,而且做法还简单,材料又不贵。现在湖省农村家家都有,祝家地窖里还有半个地窖的呢。
金喜儿越想越美滋滋,不知何时就睡着了。
她行动力一向快,想到要做这件事就必须做,第二天她亲自上门跟桂香嫂子请了一天假,道是今天有事要去走亲戚,来不了了。
好在工地那边工程也渐渐收尾了,人手也少了,三个人忙的过来,冯桂香就爽快的同意了。
上门总不好空着手去,金喜儿拿着钱买了二两猪肉和半瓶子烧酒,她那卧床的姑父年轻时就好这口。虽然不常走动也不亲,但是该尽一尽心思。
巧的是杨树梅家就在方家印,方家印虽然是方家独大,但是这个村子早年来了不少逃难的外乡人,不止一个姓。
金喜儿平日里跟谢梅梅相识,也听她说过怎么走去,但是这十里八乡的不知道多少个村子,金喜儿提着东西走了半天也没见着方家印标志性的水塘。
她实在受不了这样漫无目的的走了,再这样她那好不容易燃烧起来的创业激情都要被浇灭了。
后面骑过来一辆自行车,她死马当活马医直接就拦下来问路:“同志,你可知道方家印往哪边走啊?我去走亲戚,结果这路我不熟,走了半天了也没到。”
那自行车刹车停了下来,那人转过来一看,嚯!好家伙,这还是个熟人呢?
骑车的可不就是牛小春吗?
牛小春显然不记得她了,问道:“我就是方家印的,你去那找谁?”
“杨家的,杨志强认识不,那是我姑父!”
金喜儿也没透露自己认识他,直接报上了姑父的名字。
“瘸了腿瘫床上的那家人?”
牛小春对这人还真有印象,是村子里有名的苦命人。
金喜儿疯狂点头:“对对对,就是那家人!”
“那你上车吧,我正好要回家,顺路捎你一程带你过去。”
金喜儿直接手脚并用爬上车,能省点力为什么不省,现在大部分人都是朴实的,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少。虽然在外面要留个心眼,但也不用过度紧张。
金喜儿上了座,牛小春就蹬起了车。
这个少年跟当天在学校里见得又不一样了,私底下看他,其实还挺孩子气的。现在看来还是个热心肠,金喜儿不由得对他观感好了起来。
“哎同志,看你年纪不大,还在读书吧?”
猛然想起来今天不是还没放假吗,这娃怎么骑着自行车在道上乱晃呢?
牛小春虽然态度淡淡的,还是回答了:“嗯,在县城上高中。”
金喜儿试探他:“哦,那你们这是放假了啊?”
牛小春显然不愿意多谈,只嗯了一声。
金喜儿明白了,这孩子估计又是偷跑出来的,兴国高中离上次放假才大半个月呢,要放假也还要一个星期呢。
这可真是愁人,是个好孩子,但是不爱学习。
接下来金喜儿跟他说话,都是很敷衍的回答了,嗯嗯哦哦的,说了两句金喜儿也就放弃继续说话了。
骑自行车速度快,再加上金喜儿当时那个地方已经很接近方家印了,牛小春没蹬几脚金喜儿就看见那个标志性的大水塘了。
“杨家就在水塘后面宗祠左边第一家,你自己过去吧。”
金喜儿从车上跳下来,热情的跟他说:“真是谢谢你带我过来啊同志,要不上我姑家吃顿饭啊?”
“不用了,我也先回家了。”
冷淡少年牛小春做完好事深藏功与名,又蹬上自行车往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