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驻军刚好也到了换防的时候,以现在大梁的实力,没有哪个国家会惹火烧身的。萧景琰对此也没有太多疑虑,很快就回信准允了北境驻军立即换防和撤退的交易条件。
莱阳王和路原站在河边用溪水把身上淋了个透,瞬间觉得凉爽了不少。两人走出溪流来到岸边的树荫下。莱阳王擦了擦身说道:“路将军此次与我们耽误了不少时间,长林王要是怪罪于你怎么办?”
“王爷放心,大帅只知我外出休养,并且时间也并没有要求归期。只要我在立秋之前回去便没有什么问题的。即使他知晓我与你们一起出使北燕,也算是为朝廷做事,大帅也不会责怪我的!”
莱阳王笑着点了点头:“这样是最好!等这次回去,还是把你和若惜的事情办了吧!”
路原没有回答,脸上一热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远处正在河边洗脸的若惜,心里窃喜不已。
“当然,让你配合的事情,你千万要做好了。否则若惜她可不会答应的!”莱阳王又连忙补充道。
“这是自然,只要对我大帅没有性命之忧,我愿意为王爷效劳。”路原说出这句话来,心里不由得有点心虚。
“好啦,做好准备吧,一会儿估计就要动手了!”莱阳王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两人又慢慢地走到马车一旁,路原跨上战马告别了莱阳王和董若惜一个人朝金陵城方向奔去。
“若惜,让他们动手吧!这一次一定要让长林王好好的长点记性,好生灭一灭太子的威风!”
董若惜听完莱阳王的话,拿出一根骨哨吹了几声,然后又继续往前赶路。
还有一日的路程就到金陵了,董若惜坐着马车继续往金陵赶去,莱阳王则绕道至燕州,听说近日燕州出土了翡翠玉石,他想去买些为萧景琰和柳皇后当作贺礼相送。
当然,这一切都是早有安排。
莱阳王现在和秦般弱密谋滑族复兴大业,这个女人实在了得,她早已掌握北燕皇帝只喜书籍,且能体验到莱阳王的心境,就能大胆推测莱阳王出使北燕定会成功,然后就会在大梁朝堂上更加巩固自己的位置和实力了。想到这些,莱阳王心里有所欣慰,但是也觉得遗憾不已,自己也身为滑族后裔,秦般弱也是滑族,为何滑族就衰败了呢?大梁到底对滑族有着什么样的深仇大恨!
莱阳王很快就在燕州买好了翡翠玉石,又风尘仆仆地向金陵方向走去。刚刚出了燕州不久,一群黑衣人突然上前围住了莱阳王。
莱阳王冷冷一笑,把手一挥双方便开始厮杀起来。
“大帅,我回来啦!”路原跨着大步子来到长林王府的议事厅。
萧庭生正和林深下棋,见路原一脸汗水地走了进来,连忙起身。
“路大哥,都去哪儿休养去了,这些时日没有一点关于你的消息啊!”萧庭生双手放在路原的肩膀上关切地问道。
“大帅,我前不久不是收集了一些线索嘛,我就回了廊州那边,看看还有没有家里的亲戚。”路原并没有说出与莱阳王一起去了北燕,当初他乔装打扮成了侍卫,除了莱阳王和董若惜谁也认不出来的。
“找到了吗?”林深也很关心地问道。
路原叹了叹气摇摇头:“我在廊州住了很多天,但是没有找到任何亲戚,看样子我并不是廊州方向的人。”
“大帅,太子的人来了。”萧宿鹰走了进来禀报道。
三人立即分散到一边,萧庭生上前迎接问道:“太子殿下是要让我到东宫吗?”
报信者是一位中年人他弯腰说道:“太子殿下让我告诉王爷,他刚刚收到线报,莱阳王在燕州遇刺了。幸得燕州守护将军吴楚雄出城巡防,才得以解救,只是莱阳身边的侍卫全都被杀死了,行刺的人也被吴楚雄将军全部砍杀了,现在已经这些刺客的尸首运往金陵,今晚上就会运到。听说莱阳王的左手也被刺伤了,也在回金陵的路上,皇上已经安排御医前去诊疗了。还请长林王速速到东宫。”
几人一惊,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萧庭生急忙带着林深和路原急忙向东宫走去。
来到东宫,太子一脸惆怅。见到长林王,太子又把线报的内容详细地说了一遍,现在皇上一直在朝堂上等着莱阳王,根据线报,刺客很有可能是金陵城里的人,或许又是青云招布下的局。
听完太子的叙述,萧庭生陷入了沉思,这个背后的敌人或者说这个青云招看来是先要发难了。
“太子殿下,皇上会召见我们去吗?”
“我派人去打听过,好像父皇并无召见之意。”
“这就奇怪了!按照往日,定会召见我们。这次出现如此事情,有点反常啊!”萧庭生心里疑云重重,顿时觉得有些不好的兆头。
“哥哥,我让你到东宫来,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我必须提醒你。”
“太子殿下快说!”
“据我的线报说,在那些刺客的身上发现了一些东西,好像和长林王府有关联。所以,我特意将你找来,应对后面的事情。”太子殿下担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