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算充足,可我们的火器与火药,逐渐消耗殆尽了。”
郭登左右看了看,这才小声说道:“不得已之下,我派人来清点了土木堡战场。”
“想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多少也能缓解一点边军压力,没想到瓦刺带走了所有盔甲,取走了一部分弓箭刀枪剑,却几乎没碰火器!”
“就连火药都完好无损的存放着!”
于谦嘴角一抽,懂了。
瓦刺常年于草原游牧,居无定所,没有发展出火器工业,更擅耍弓弄箭。
击溃二十万大军后,国师也先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能重现曾经辉煌,拿下中原,创立大统一王朝。
于是急不可待之下,也先干脆放弃了这一批火器装备,取走必要的盔甲和冷兵器后,立即朝京城进发。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这决定从事后的角度看来,并不算错。
否则,一旦把时间浪费在火器上,让内三关能游刃有余的整理溃兵,他们可能根本打不不到京城!
好在后来,皇帝与大臣齐心协力,不仅在武器层面接连取得突破,更是妙计连连,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不然大明这次可真就危险了。
而这一批遗留下来的火器,如今应该都进了郭登的肚子里。
于谦眯起眼睛,要是郭登让他来收拾这种烂摊子,他可不干!
这郭登也不是个不懂事的,不会不知道这是杀头的罪,怎么就有胆子吞了这批火器?
第一百八十一章 无需如此
事实证明,郭登不愧是大同守将,带兵打仗的能力或许不强,捞起好出来确实稳如泰山,做事缜密。
在来见于谦之前,就把事情给处理妥当了。
于谦刚开口问:“郭将军可知,此举不上奏朝廷,私自瓜分大批军械,可是杀头的重罪?”
郭登便立即答道:“当然知道,当然知道。所以这不是赶紧来找于大人了吗?”
“实在是情况紧急,瓦刺那边闹的太厉害,咱们几个边关重镇压力太大,无论是武器的损耗,还是弹药的消耗,又或是将士的伤亡,都远超预期。”
“如此情况下,我等无可奈何,只好先清理了战场,共计拾取盔四千余,甲两百一十三套,盾牌三百一十面。”
“直娘贼的,瓦刺的狗东西将绝大多数盔甲、铠甲、盾牌,都给拿走了。”
“剩下的这些,都是从疙瘩角落里翻找出来的。”
“倒是火炮总计一千一百五十门,炮弹九万三千枚,火枪三万八千支,火药弹药无数,依旧留在原地,丝毫未动,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郭登搓了搓手,继续道:“其中盔甲刀剑盾牌等,都没动,如今正存放在宣府仓库,全凭大人调配。”
“宣府边防告急,无奈,只好先调用了三百门大炮,炮弹三万枚,火枪一万支,其余如子弹火药,多少都拿了些。”
“大同这边压力同样巨大,只好将两百门火炮,炮弹两万枚,火枪八千支,运上了前线。”
“剩下的,同样在宣府仓库内压着,您看是?”
于谦深深的看着面前的郭登。
这家伙捞钱的功夫还真是滴水不漏。
郭登这些话的意思可以分为三层,首先是:“咱们这些边军守将不是白拿东西,是有切切实实在出力的。”
瓦刺大军被打的濒临崩溃,又不是真的崩溃了,蒙受巨大损失之下,频繁袭击边境挽回损失很正常。
朝廷将这些军火交给他们,都会用在敌人身上,朝廷不亏。
第二层则是:“这笔军火,也不是咱一家给吃了。”
不止大同,宣府这些军事重镇同样刮分了这块蛋糕。
他们的吃相确实挺难看,但不得不承认,这么多边军参与进来,朝廷想惩罚他们,都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
这就是这郭登的聪明之处了。
蛋糕若让他一个人吃了,郭登就算不被砍头,多少也得吃点瓜落。
如今他手下的石亨,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更有爵位在身。
在大同府,根基又很深厚,许多将士不遵郭登之令,反而会听石亨的话。
这种情况下,若皇帝对此事颇为关注且厌恶郭登,还真有可能会直接让石亨接管大同,把郭登给踹掉!
而在联合宣府后,情况自然不同。
朝廷想要惩罚郭登,得掂量掂量他们这些边军联合起来的分量!
两点双管齐下,其实还不算保险,朝廷要是真被惹急了,区区两个边军将军还不是说弄掉就弄掉?
无非就是付出点代价罢了,连吐血都算不上!
郭登真正聪明的地方,在于第三面。
“宣府拿了大头,我拿了小头,剩下的一块,全归朝廷所有。”
“咱都洗刷干净,放到仓库里了,保证都是好货,绝不让朝廷吃亏。”
如此一来,朝廷面子里子都被照顾的服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