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早晨醒来,只感觉头疼欲裂,胃里翻江倒海,四肢无力,看什么东西都有重影。
吱呀一声,房门被打开,小妹见张三起来了,便问道:“三哥,还难受吗?想吃点什么?厨房里熬得有粥,我给你端来一碗?”
“不用了小妹,现在一点胃口也没有,让我缓下。”张三双手扶着床帮,耷拉着脑袋说道。
“好吧,我来给你揉揉脑袋。”小妹见张三很是难受,便走到张三跟前,也不嫌弃张三身上的酒味,开始轻轻为张三按压着脑袋和太阳穴的位置。
小玉随后端着凉水进来,张三洗了把脸,感觉脑袋好受了一些。
“你们今天都在家吗?没有去公社啊?”张三一边擦脸一边问道。
“今日咱们张家村集市开市了,上午便给工人放了半天假。”小玉答道。
“集市?”张三闻言一愣。
“哦,忘了和公子说了,现在方圆几十里就咱们这人多热闹,便有小商小贩挑着担子来公社旁边摆摊,后来很多附近的人便慢慢往咱们这聚集,也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后来村正担心每天人来人往,对公社和村子不安全,难以管理,便规定五天开一次集市。”
听完小玉的解释,张三心里一乐,“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现象,等会咱们也去看看。”
“三哥,咱们这集市太小了,要是能够变成一个大集市该有多好啊!”
“馒头要一口口吃,现在是小集市,将来说不定就是大集镇呢。”
“是啊,现在咱们工厂里面有很多外村人来工作,人一多,自然就能吸引一些小商小贩来这里做生意。”小玉在一旁附和道。
“等我喝碗粥,咱们去赶集!”
素心今天一早去了兴盛商行处理账目,花儿自从那晚钻到张三被窝里之后,就下意识地躲着张三。
因此,当张三吃完饭,就带着小玉和小妹散着步往集市那里走去。
集市位于张家村和工厂之间的一处空地上,来这里卖东西的大都是临近村子里的百姓,卖的都是一些农家土特产,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有几个摊子则是卖些小吃什么的。
护卫队有一队人在这边维持秩序,来这里买东西的大都是工厂里面的工人,以及一些邻村来看热闹的百姓。
见到张三几人到来,张志连忙跑了过来说道:“爵爷,小姐你们也来了啊!”
“张志不是放你们几个一个月的假期吗?怎么你也在这维持秩序啊?”从边关回来后,张三便给张志、根子几人放了一个月的长假,让他们好好休息,顺便陪陪家人。
“在家闲不住,婆娘还老是说我,烦,就回护卫队报道去了。”张志不好意思地答道。
“呵呵,你平时说话挺温和的,怎么一和你婆娘说话就像是吃了炸药一样,不说你说谁。”
“爵爷教训的是,我以后肯定改。”张志呵呵笑道。
“行了,你忙你的,我们随便走走。”
“爵爷,需要我们护卫队跟着吗?”
“跟个屁啊,在这还能被人欺负了,我们走了。
”
小玉和小妹一左一右跟着张三来到集市,很多人见到小玉和小妹都是热情的打着招呼,同时还充满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张三。
“你们在这还挺受欢迎啊!”
“那可不是,这片地方可是我和小玉姐专门画出来给他们摆摊的,很多摊位上面的帐篷都是我们提供的,他们见到我们自然客气了。”
“不错,百姓最是淳朴,有人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会记在心里。”张三对小玉和小妹这个作法很是赞赏。
“小姐,玉管事来啦,尝尝老婆子这廖槽,今儿我可是加了红枣的,很好喝。”当路过一处卖廖槽的摊子,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妈热情地走了过来,对小玉和小妹说道。
当然,受限于大唐百姓平均寿命较多,四五十岁已经是高龄了。
“宋婆婆,刚好我们走累了,就坐这喝点廖槽。
”小妹拉着这个叫宋婆婆的老妪的手,甜甜笑道。
“好!小姐这位是?”宋婆婆见张三面生,但是能够和小妹走在一起的男子,心中不免有了猜测。
“这是我三哥,刚从边关回来。”小妹介绍道。
“宋婆婆好!”张三向老妪打招呼道。
“原来是张爵爷啊!老婆子见过爵爷,您……我……”老妪一听是张三,激动得语无伦次,见到张三和自己问好,更是紧张得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来往的百姓,小商小贩一听跟在小妹身边的是张爵爷,都围了过来,热情地向张三问好,很多来此的百姓,都是受益于张家村公社,对张三这个主家很是崇拜。
“乡亲们,你们好好做生意,以后咱们这集市不再五天一开了,每天都开,我会让人在这边后期修建一些房子和帐篷,到时候方便你们卖东西。”
听到张三这么说,众人都很是开心,“爵爷,您可真是太善良了啊,给了我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