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圣上求旨,这样的行径也足以叫顾氏惊讶。
更叫她无法接受的是,圣上居然真的给她了。
“要求旨,也简单。”王安妤接过丫鬟端来的消食茶轻啜一口,“二十万斤粮草而已。只是青州收复,朝廷怕是不缺粮草了。伯母要立功,只有说服宣州投降了。”
“你去江东买粮是为了此事?”
老夫人心疼道:“你这孩子,未免太要强。你若是不愿嫁杨家,自有祖母为你做主,谁也不能逼迫了去。”
“那我呢,我不愿嫁给段劭,祖母能为我做主吗?”沉默的王淑宁突然开口问。
顾氏一愣,抬手就打了她一下。
“这个孩子,胡说什么呢?”
亲事都已定下了,哪里还由得她不愿。
老夫人沉了脸,询问地看过王崎夫妻二人:“此事是真的?宁宁不愿嫁入段家,是你们逼迫她了?”
顾氏讪笑。
“怎么会?这孩子许是紧张了。定亲前,你亲自点头了的。”
王淑宁承受不住顾氏逼迫的目光,缓缓低头。
“是。”
老夫人摔了筷子。
“我是老了,不是瞎了。她是紧张,还是不情愿,我难道看不清楚?”
顾氏忙起身,屈膝认错。
“婆婆息怒。”
好好的庆宴,不欢而散。
老夫人留了王崎夫妇与王峥训话,王清许与陈俊霖送王安妤出来。
“你太大胆了。”王清许说的是王安妤去江东买粮的事情。
王安妤笑了下:“不大胆就该像二姐姐一样,任由摆布了。”
王清许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于宁宁而言,段劭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与段劭相处了半月,一改从前的印象。
比起京中的贵公子,段劭从前虽斗鸡惹狗,品行并不差,且学识扎实,颇有见底。
段大人家教极严,段劭房中无人,除非宁宁无所出,否则段夫人也不会塞人。
“宁宁只是因着先前的事,对段劭有偏见。”
王安妤无意指点旁人的事情,闻言只是应了。
陈俊霖回想与段劭相处的半个月,皱眉道:“段劭此人,不同于段大人,他……颇擅伪装。”
“不过是自保手段。”王安妤道,“据我所知,白笃行曾数次拜访段家,有意收段劭为学生。”
附近的知州都归顺了江东,唯有金州得以保全。
这其中,段劭只怕有不小的功劳。
兴正帝点他为榜眼,未必没有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