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梅花煮茶(1 / 2)

王清芸收到这个消息时,意外地冷静。

从得知外面的传言,她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芸儿……”

白氏担忧地看着她。

王清芸面色平静。

“无妨,无论他纳多少女人,靖王妃还是我。”

她要的从来不是靖王的宠爱,又岂会因此而难过。

相反,以靖王的性格,赵诗娆和那些外室入府,都是迫于舆论,他每每想到此,就心里堵得慌,又怎会跟她们亲近。

过了初七,盛京热闹的气氛就渐渐冷了下来。

王安妤接连两次去年家拜访先生,只得了个先生不在府上的回答。她怏怏回到府中,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

“姑娘,大长公主府送了请柬过来,邀请各府的姑娘们去府上吃元宵,赏梅花。”

“大长公主府?”

这倒是稀奇。

大长公主向来深居简出,一年到头也没露过几回面,怎么还想起办赏花宴了。

“嗯,正院的桂嬷嬷刚来传消息,姑娘也在邀请的名单中。”

旁的宴会,王安妤还能找借口推了。只是大长公主府对父兄有恩,此次宴会若是另有玄机,她正好还了这份恩情。

还在新年中,王安妤也少有的穿件黄色暗纹长衫,连发髻上也插上了先生家人送的那支金簪。

即便如此,比起王清芸的穿着,也显得素雅。

她今日一反往常清纯的打扮,抹了胭脂,涂了殷红的口脂。身上的衣服也是极尽华美。

赏花宴办在长公主在郊外的一处庄子上,离城中有些路程,各家姑娘们都怕失了礼,早早就动身了。

府里给王安妤换了马车,内里更加宽敞,还铺了厚厚的毯子。

“姑娘,奴婢听俺娘说,大长公主是世间最美的女子,真的么?”

王安妤想起数年前的惊魂一瞥,认同地点了点头。

传闻中,大长公主云英未嫁时,京城无数儿郎趋之若鹜。许多世家子弟抛却前程也想尚了公主。

大长公主被赐婚给一介武夫时,甚至引得朝臣群情激奋。

但大长公主亲自点头,表示自己甘愿下嫁,一时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她还是康平县主时,父亲谈及这桩婚事,倒是另有见解。

先皇尚是皇子时,母妃郭氏不受待见,母子三人在宫中并不平顺。那时太子之争十分激烈,而先皇只有外家支持,并不突出。

大长公主下嫁为兄长争取了关键的支持,先皇才能在最后的夺嫡中脱颖而出。

也因着此,先皇对这位唯一的妹妹很是宠爱,几乎有求必应。

即便大长公主提出要教养兴正帝,先皇也没有丝毫迟疑,不顾太后的反对答应了下来。

大长公主的美,在骨不在皮。那是一种让人远远瞧着都能感受到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美。

汝阳郡主被称为大乾第一美人,也不如她母亲大长公主的凤仪。

“你母亲倒是知道的不少。”

佩珠似乎并未察觉王安妤话语中的试探,直言不讳。

“俺娘之前在大户人家府上做厨娘,知道的可多了。”

能有幸见过大长公主的大户人家,只怕不一般。

看她傻乎乎的样子,王安妤没有再多问。

马车在庄子门前停下。

已经有不少姑娘来了,三三两两结伴往里走。

“四妹妹,我先去寻好友,你莫要乱走,可别又惹出事端来。”

王清芸看着远处的好友挥手,嘴中吐露的话语却全然不似神情温和。

“我会不会惹出事端,不是要看二姐姐是否安分吗?”

“哼,我倒要看看你的伶牙俐齿能否救你于危难。”

王安妤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皱了皱眉。

王清芸又想做什么?

“四表妹。”

听着有些熟悉的声音,王安妤转头去看。就见张家姐妹站在不远处,冲着她微笑。

王安妤脚步稍滞,还是朝她们走了过去。

“表姐。”

自上次在铺子中匆匆一面后,也有些日子没见过她们了。

“你都好了吧!”

张毓仔细打量了她,提着的心才落定。

从姨母那里知道宫中发生的事情,她也为王安妤捏了把冷汗。

“多谢表姐关心,一切安好。”

张家大姑娘道:“否极泰来。好了,你跟阿毓慢慢聊,我也去寻几位闺中好友。”

张毓面上有些不自在,但也依言跟王安妤站到了一处。

经过先前种种,她愈发觉得王安妤品行高洁,可以相交。

两人都不善言辞,一时竟也无话可说。

这时,王淑宁如同救星般到来。

三人边走边聊,路上又遇到早一步来的程静思,气氛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