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羊皮卷轴(1 / 2)

我叫倪燕秋,这是关于我的故事。

如今年纪大了,比较念旧,想着我的故事不应该消失在历史长河,便琢磨着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

我每次看向小侄女天真无邪的玩耍时,脑海里很平静,什么都不想,其实也挺好。

小侄女晚上睡觉时,也总会缠着我给她讲故事。

“阿玉,你不是总问我的故事讲完了没吗?”

“其实,我还有个故事没告诉你,这个故事,要从我找到那卷羊皮卷轴讲起……”

……

我把棺里的羊皮卷轴带回家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羊皮卷轴上记载的故事,跟一个南宋时期末,元朝初期的野史很相近。

而羊皮卷轴上的文字,也很有趣,不是蒙古文,也不是宋文,而是用西夏文记录。

西夏文字,又名河西文,番文,是专门记录西夏党项族的语言。

为何南宋时期末,元朝初期的羊皮卷轴,会记载关于西夏党项族的故事?

等小队成员全都聚集,我才拿出被真空密封的羊皮卷轴。

完整的羊皮卷轴,长约一米,宽约半米,伴随插图的文字,讲的是一个名为杏村的故事。

故事完结后,后面的字体跟之前的笔迹大不相同,由此可以推断出记载羊皮卷轴的有两人!

在西夏、南宋与金朝三国的边境处,有个宁静的村落名杏村。

村子沿溪而建,祥宁的淳朴氛围,感染着每一位路过杏村的路人。

某一天,酷暑难耐的炎热,烈阳高照的太阳,让村民只能待在屋里,哪都去不了。

好在小院隔得近,乘凉时还能聊聊家常,喝喝茶,跟隔壁说好今天喝茶,见对方迟迟未来,打算前去敲门提醒。

刚推开门,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得他浑身僵硬无法动弹。

一具高度腐烂的躯体,面容漆黑糜烂,要不是尸体旁摆放着一杆生锈的烟杆,真不敢确定这就是昨天还跟他聊家常的邻居!

巴掌大的村落,短短的时间,闹得全村上下无人不知。

年迈的村长前来查看了一番,也是满头的狐疑,夏季的天气再炎热,也不至于让尸体一晚上就腐烂到近白骨的阶段。

蹊跷的原因,让平静的村落开始躁动,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过一晚都会结束时,却没料到。

这仅仅才是开始……第二天早晨,一股恶臭、刺鼻,令人作呕的气味,飘荡在空气中。

不少村民聚集在昨天发现尸体的门口,有好奇,有厌烦,有气愤,也有凑热闹的。

但无一人敢靠近,死去的人正是昨天第一时间发现尸体的邻居,很显然,村民都猜到多半是瘟疫之类的感染病,否则隔壁的邻居怎会在第二天就凭白死去。

村里的医生检查后,也没头绪,低着头无奈的吐出一口气。

疫症?从医几十年,还真没听说过两天死人的瘟疫,背后的诡异和未知,让医生的后背一阵发凉。

为了安抚人心,只得承认是新型疫症,招呼人烧掉两具尸体,最后就连葬礼都匆匆结束。

第三天……搬抬尸体的两人毫无征兆的在家中死去,待人发现时,恶臭和刺鼻的腐臭味充斥着房间。

这次,连尸体都没人敢动,莫名的恐惧笼罩村民,不少人都打算立即搬离杏村,东西都还没收拾完,就拖家带口的连夜搬家。

第四天……乡间的碎石路,横七竖八的尸体,吓得准备离开的村民失声尖叫!

躺着的尸体,除了村民的,就连老黄牛也倒在一旁,中华田园犬也没能逃过一劫。

姗姗来迟的医生,也被眼前的一幕惊住,没有战争的年代,短短几天时间,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老一辈的人都在传,这哪是什么瘟疫,肯定是谁得罪了山精野怪。

一时间,村里剩下的人也不敢离开,每日提心吊胆的生活,今晚会不会是自己?还是明早是自己?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

近日,有村民双眼通红,神情激动的拉住一人,就喊他昨夜看见死去的人还在游荡!

这话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夜,不少村民都躲在窗户后,观望着村里的一切。年轻点的心里的想法比较简单,就算死,也得死个明明白白,大胆点的直接坐在门口,喝着小酒,查探着周围。

宁静的上半夜,让不少躲在窗户后的村民,腿酸眼花的,门口喝小酒的也是半醉半醒。

下半夜渐渐来临,虫鸣鸟叫声,逐渐微弱,紧接着杂乱的脚步声,出现在碎石路旁。

门前半醉半醒的村民瞪大牛眼,瞳孔放大,惊吓得砸吧着嘴,却发不出丝毫声音。

如不是亲眼所见,怎会相信这等诡异、荒谬的事!

白天,全村人的见证下,死在村口的村民没人敢去碰,腐烂的躯体,伴随着阵阵腥臭,别说人,就连中华田园犬都不愿靠近。

但!此时!摇晃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