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火箭,代表着关内已被控制。
“儿郎们,给我冲进去!!!”
黑夜里,士兵们拿着火把向城内开始冲去,四万匈奴大军奔跑的响动,就好像地震一般...
按照许攸之前的谋划,于夫罗要带大军包围晋阳,并攻击雁门关守军后背。
关口比较狭隘,一次只能通过五人,四万大军要想全部通过,起码得一个时辰。
匈奴人的后面,是鲜卑大军。
素利的两万人和步度根的五万人也在这里,前面策马而立的,就是徐庶。
这是一个连环计!
“等匈奴人入关后,素利带人前往雁门关,策应我东莱军。”
“步度根跟随素利部之后,带大军控制西河郡和上郡,切断袁军西逃之路。”
“此战结束后,我会在大司马面前为你们请功。”
二人一听,纷纷喜笑颜开。
折腾了这么些天,为的不是这个嘛...
许攸的家人都在晋阳,匈奴人进来后,许攸领着于夫罗直奔晋阳城。
临走时,他吩咐呼厨泉,
“你带人一定要去雁门关,接应大司马他们。”
呼厨泉是于夫罗的亲信。
这次的联盟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支援苏豪?”
“别做梦了~”
于夫罗和袁绍有仇不假,但于夫罗不会傻到白白帮忙,歼灭袁军的同时,他还要好好的肆虐一番。
西河郡没什么油水,他们早就想着进来掠夺一把。
至于东莱军,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也有手下提醒过于夫罗,
“苏豪势大,又能轻易的歼灭轲比能部,我们如果得罪他,不会有好下场的。”
于夫罗当时就开始反驳,
“我们帮苏豪赶走了袁绍,他感谢我们还来不及,又怎么敢来招惹我们?”
“我们做的,就是抢劫,而苏豪得的,是整个并州。东莱军苦战一番,哪有精力对付我们?”
“况且我派人打探过,苏豪的精锐都在兖州,等他们到了后,我们早就回去了,实在打不过,我们就和羌人联系起来...”
...
...
这次的事件,起因就是许攸。
第一天到达匈奴王庭后,许攸就试探了匈奴人的态度。
得知他们无法和袁绍和解后,当天夜里,许攸就告诉于夫罗,
“其实我是来替大司马苏豪做说客的。”
于夫罗楞在了原地,要许攸好好给他解释一下。
“我在并州因为一些琐事得罪了审配,他暗中在袁绍面前诋毁我。而袁绍此人气量狭小,断然容不下我,于是我才借口出使匈奴,赶紧跑了出来。”
“我知道你和袁绍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你可以和大司马互为盟友,既铲除了袁绍,又结交了东莱军,何乐而不为?”
许攸一番解释,合情合理。
刚开始于夫罗还不相信,直到许攸给苏豪写了一封信后,双方才达成一致。
匈奴人脑子简单,于夫罗想的,是直接攻打平定关口。
许攸深谋远虑,他当下献出一条妙计,
“我们先假意答应袁绍。为了让他相信此事,我们向他索要粮草。”
“袁绍家大业大,不会在意这几万石粮草。如果我们不要,他反而会怀疑。”
“而我们可以趁此拿住来人,混进关口,然后联合东莱军,包围晋阳!”
许攸还是有私心的,他要利用匈奴人,救出自己的妻小。
可于夫罗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许攸走后,他和呼厨泉又商量了一番,定下了抢劫并州的计划。
...
...
徐庶收到的信件,正是许攸所写。
信中,许攸言辞恳切,交待了自己因为贪污而被审配拿住了把柄,所以他想投靠苏豪,并且献上了计策。
许攸知道,贪污的事情瞒不住,苏豪迟早会知道。
与其被动的发现,还不如坦诚相见。
当事情传到沮授和苏豪手里时,沮授相应的做出改动。
雁门关前,雪狼团精锐偷袭,高览步卒支援。
至于雁门背后,就交给匈奴人,考虑到没和匈奴人打过交道,沮授又让徐庶带着鲜卑大军,跟在匈奴人后面。
而潘风五万人马,黑狼团一万重骑,严纲一万轻骑的调动,匈奴和鲜卑方面,并不知情。
这七万人马是苏豪专门用来对付匈奴人的,尤其是刘豹、刘渊,那是五胡乱华的祸首,非死不可!
之后的事实证明,沮授高瞻远瞩、苏豪歪打正着,还真的考虑对了!
孙观部依旧攻打孟县,只要雁门关顺利,孟县守军不攻自破。
人家都打到你背后了,坚守还有何意义?
荀堪差运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