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豪传命给宗玉,让其在东安平县准备接收人员。
精英局暂时停止运行,精英局全体人员,在各地招收一些有经验的农夫,用以指导耕种,并且精英局负责打造水车,带领百姓消除蝗灾。
185年十月中旬,青州刺史署衙及下属各郡、县发布公告,
“即日起,凡田地不足者,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者,家中口粮不足者,均由各地官军带领,前往青州城东的东安平县。
各县乞讨人员必须无条件前往,有病的官府给治病,缺粮的官府给粮,有任何困难,官府都将给予解决。
为了使每位百姓有田可种、有粮可食,官府将带领大家开垦荒田,前期所需的口粮与工具皆由官府供给,所有参与开垦人员所得收成,官府十成取一,其余赋税,官府皆免”
为了不发生慌乱,苏豪让各郡的驻军在各县都设置了登记处,军队里的帐篷也全部搭了起来,每三天或者每一千人的时候,就由二百军士带领赶往东安平县,至于北海、东莱的人员,暂时原地不动。
消息发出后,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尤其是那些有上顿没下顿的流民,他们喜极而泣,抱在一起痛哭。
五天后,各县累计招收二万人左右,但这两万人不仅是精壮,还有女人孩子和老人。
苏豪和陈宫、陈硅、陈登等人商议后,决定在北海、东莱各设置一个军屯点。
北海军屯,位于胶东县西南方向的大片空地。
东莱军屯位于昌阳西北方向和东牟县东南方向的一大片空地。
为了使这些人能够安心屯田,苏豪让宗玉派人在两处军屯点都建造了一些房屋。
至于那些老弱、妇孺,苏豪让陈硅负责接收,将他们安排在齐国境内各县,由官府帮他们开垦。
十月底,除了安排在齐国的五万老弱外,北海和东莱军屯点,已经累计接收了十二万左右。
出乎苏豪和陈宫意料,这十七万人,只有少数是青州人,其余多为兖州、徐州、冀州等附近几个郡县的人。
苏豪重兵把守青州,比起这几个州,青州要太平许多,这也是大家赶来投奔的原因。
刺史署衙中,陈宫和苏豪正在议事,
“主公,人凑够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十七万人聚集在三郡,为防有变,一定要严加看管啊”
苏豪告诉陈宫,
“看管算不得什么,十七万人的吃喝最让我头疼啊”
陈宫笑了笑,他开始为苏豪解忧,
“主公,东莱、北海的百姓有余粮,我们可派人按市场价回收,另外,主公不是交好许多世家、地主吗?主公可以趁机敲打他们,让他们施以援手,至于那些不愿意付出的家族,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保护他们安全了…”
说完,陈宫脸上开始奸笑,苏豪随即明白,这家伙也不是个好人啊。
接着,苏豪让典韦传命,
“命张郃、潘凤带部前往北海军屯处,命安国将乐安防卫交给蒋钦,安国带二千人返回东莱。
即日起,张郃、潘凤负责北海军屯事务,从六万人中挑出五万精壮,农闲的时候,让二人刻苦训练,安国、宗宝就负责东莱军屯,任务和张郃他们一样。
让童恢、武大在二郡收购百姓粮食,分别运于各郡军屯处,收粮所需钱财,由宗玉调拨。
军屯处,由各部负责,按军营标准建造,不要让闲杂人等靠近。”
虽然苏豪不愿意花钱,但此番的大动作,让苏豪的财富缩水三分之一,虽然有些心疼,可十万大军就在眼前,一番比较下,苏豪觉得这钱花的挺值。
“不知不觉还是被陈宫算计了啊…”
典韦走后,苏豪也开始算计陈宫,
“军师啊,这应酬之事我实在不太擅长,要不你带陈硅父子和林、狄二家去一趟?”
陈宫苦笑一声,
“主公,你这是报复我啊…”
陈宫动作迅速,第二天晚上,他带人在苏豪上次去的酒楼,开始宴请青州城内大小家主。
陈宫计谋过人,再加上陈家父子从旁协助,虽然整个宴会废话连篇,但是众多家主们还是听出了话外之音,
“长史和司马大人有心保境内太平,可是将士无粮又无饷,实在是难以有所作为…”
家主们都是人精,能做上一家之主的人,又有几个庸才?
当晚,青州城内的三十多位家主,累计为苏豪贡献粮草八十万石左右。林狄二家是苏豪亲信,他们知道苏豪缺粮,二家也出了二十万石,给苏豪凑够了一百万石。
“十七万人,每年消耗粮草四百万石,这一百万石还是杯水车薪啊”
过了几天,武大和童恢消息传来,二郡收购粮草一百八十多石,陈宫统计一番,他报告苏豪,
“眼下我们已经筹得粮草三百多石,还有一百万的缺口,我看得敲打了…”
苏豪想了想,自己缺粮的信息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