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辰时,苏豪和武安国经过一夜的赶路,终于来到了牟平县南城门处,怕被埋伏的人发现,二人还特意乔装打扮了一番。
“苏兄,城门马上就开了,我们具体该怎么做?”
“等会城门一开,你我二人便立即混进城中,在北城门处提前等候,这样的话南门的埋伏就不足为惧了。只是,现在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几个兄弟已经被抓了”
武安国听完苏豪的话,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这些费脑子的事,特别让他头疼。
“苏兄啊,俺脑子笨,所以,你只需要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
半个时辰后,苏豪和武安国成功的混入了牟平县城,二人在北门附近找了一处卖早点的摊位,武安国的双眼一直紧紧的盯着门口的行人,二人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
过了一会,武安国给苏豪指了指走过来的两个壮汉,苏豪四下观察,见无人发现,一个手势将二人招呼了过来...
两个时辰后,陆陆续续过来了9名武安国的老乡。
一行人正准备离开,这时,官府张贴了几张榜文,苏豪悄悄上前观看,发现上面的画像正是武安国和他的一众兄弟。
“各位兄弟,大事不妙,官府将你们全部当成了聚众谋反的通缉犯,事不宜迟,趁着南门还没有张贴,大家立马分开从南门出城,在南门东面的树林集合”
众人纷纷答应并行动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在南门小树林,经过统计,除了被杀的三人,还有两人下落不明。
“此处距离你们约定的地方已经不足2里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等到傍晚戌时,城门关闭,届时黄巾肯定会放松警惕。我们分为两队,我和安国假冒黄巾救人,其余兄弟绕道他们身后,悄悄的掩杀几名敌人后立马撤退,到时,我再大喊一声,黄巾们必定去追杀你们,我们再趁乱逃跑”
武安国一行人思索一番后,觉得此计可行,这时一位少年问武安国,苏豪是何许人?武安国便乘机向大家介绍了苏豪,并告诉了大家,如果不是苏豪救了自己和大家,恐怕他们早就已经被官府和黄巾的杀害了。
都是一群老实巴交的汉子,顿时,十余人等纷纷下跪抱拳,感激苏豪的救命之恩。
“施恩于人,不求回报。我苏豪也很高兴能认识诸位,些许小事,还请大家万万不可再提,承蒙诸位的信任,我一定不遗余力帮助各位”
说完,苏豪扶起了众人,并一一打过招呼,而苏豪的这句话,也让他获得了武安国等兄弟的一致信任。
接着,武安国向苏豪介绍了他的9名兄弟,他们分别是武家三兄弟,武大,武二,武三,还有宗宝,武强,武文,以及武荣,武耀,武华,还有尚未找到的武为和宗玉。
十人皆身负武艺,最高强者就是武安国,接下来就是宗宝,其他几人基本不相上下。
苏豪特别注意了宗宝此人,和武安国一样,身材魁梧壮实,面相有点生猛。
“希望他就是那个被管亥一刀砍杀的孔融大将宗宝吧,虽然武艺不算高强,能做到将领,应该学有所长吧......”
还好自己跟着武安国出来救人,不然又损失一位良将。
正说着,武大突然发问,
“救出武为和宗玉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苏豪正想着收下这些人为自己效力,没想到他们主动提了出来。
“其实不瞒各位,我仔细考虑过了,这二人里面最少有一个已经投靠了黄巾,当然也不排除两个人都叛变的可能......”
众人不敢相信,纷纷看向了武安国,
“起初俺也不敢相信,经过苏兄提示后,基本可以确定至少有一人是叛徒”
“那到底两个都是?还是只有一个,又如何分辨到底是哪个?”
武大再次发声,苏豪想了一会后,指着武安国说道,
“这个简单,他是先到的,所以那个叛徒肯定和他是差不多时间到的,如果两人都是那个时辰到,那么两人都是,如果是一人后到,一人先到,那肯定就是先到的”
十名兄弟思考一会,都觉得苏豪判断不错。
“至于该往何处而去,苏某也想过了,眼下全国各地都爆发了黄巾起义,我们又知道了他们和东莱太守姜金发勾结,他们断然不会放过我等,所以黄巾和投军是万万不可的,等于是自投罗网,眼下,我们只有壮大自身实力才可以与之抗衡”
“那岂不是谋反?”
武华的一句话,让大家惶恐。
“并不是,俗话说官逼民反,我们何不学那绿林好汉,锄强扶弱,惩奸除恶,无愧于天地,又何来谋反一说?”
“我们找一落脚点,专挑弱小的黄巾恶霸下手,一来可以活命壮大,二来也正好报仇,三来,亦可接济穷苦百姓,何乐而不为?”
“行,俺跟着苏兄干了”
苏豪话刚说完,头脑简单的武安国便立即附和,不一会,大家纷纷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