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京都,平康坊;
三天前,大汉朝最旺的集市平康坊,一家店面悄无声息地开业。
若不是偶尔看到有人进出,连隔壁商家也不确定这家店面是否已营业?神秘店铺成为平康坊一些商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吃瓜的重点有以下几项。
一、神秘店铺在寸土寸金平康坊内,是最大的一间门面,看其外表贝阙珠宫、峻宇雕墙,金碧辉煌,商家们猜测这里的客人一定非富则贵;
二、没人知道神秘店铺经营的是什么?看正门上方挂着的汉白玉匾额,书写《大汉粮食期货市场》八个金字,几乎没人能读懂其含义。几位好事的店家还专门找来教书先生解读,老先生看完后,直接懵圈;
三、神秘店铺开业当天,虽没有锣鼓喧天的庆贺场面,但是举行一个仪式很特别。店家与数位嘉宾,用剪刀剪断一根红色的长长绸带,上面挂有六个大花球。好事者们都猜测这是在做什么?
四、令吃瓜群众,最为不解的是,开业当天四皇子高调参与,做为贵宾剪断绸带。如果仅此而已,群众们不觉得吃到什么大瓜,毕竟最近一段时间四殿下经常在公共场合露面。在当日出现一位华贵美妇,虽衣着低调,但是大家仍能感受到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威仪。
虽不确定她是什么人,但惊倒大家下巴的是,四皇子居然向此妇人行大礼…
期货市场开业,几乎在京都民间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恐怕数百万京都老百姓有百十来人知道此事就不错了。
可这事在朝野上下、权贵富人间,却如春季惊雷,无人不晓,这么轰动的原因之一是,《大汉粮食期货市场》的幕后老板是虞贵妃与四皇子;
其实,皇室之人做生意的比比皆是,皇家供奉有限,不搞点外财谁也无法保持奢华的生活标准。
期货市场引起朝野上下震动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这里做的是大宗粮食交易,那可是所有京都权贵们最嫉妒的买卖,也是任何人不敢染指的区域。
皇贵妃、四皇子敢公然对抗太师吗?很多权贵世家都不理解,他们这么做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吗?
正当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的时候,作为大汉朝首富、朝廷户部尚书张千尺冷嘲热讽地说了一句:“粮食买卖耗时多,事情繁琐,贵妃和皇子可要受苦了?”
同僚们听后表面附和,内心都明白,张千尺瞧不上皇室这对母子,毕竟他的靠山更硬,任何势力都无法与之碰撞。
就在张千尺这话被传沸沸扬扬时,四皇子刘骜邀约部分官员权贵来到平康坊,在期货市场店面里面足足待了一下午,出来后他们竟是同一种状态——意气风发,好像有天大的喜事降临。
这个消息犹如春风一般,吹进大汉朝野上下,听者无不动容。于是有人想他们打听,到底有什么好事,一阵窃窃私语后,打听者也开始意气风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传到张千尺耳中,他也坐不住了,在书房烦躁地走来走去,爱女湘云站在一旁。
“父亲,他们真能控制产地吗?”
张湘云也明白了粮食期货市场的运作模式,担心地问道;
“唉!恐怕事实真是如此,为父已经派人去收粮产地打听,传回来消息说,曾经与我等合作的大地主都同意他们都粮食在期货市场上挂牌销售,也就是说入秋后的粮食是谁家的,现在谁也不知道。”
“可是,父亲。咱们以往都是在秋收前根据行情,确定粮食收购价格。现在粮食都在期货市场挂牌交易,那么粮食收购价格就不是吾等可以掌握的了?”
张千尺面色深沉,停住脚步,伏案而立。
“这是为父最担心的事情,期货市场正式运作,那些大地主就不会甘心等到秋收以后才知道粮食收购价格,他们之所以同意挂牌交易,就是随时可以知道市场上的价格和收购人,这样一来张家就无法垄断粮食采购…”
“父亲,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张湘云接着又问道:“就算这些大地主挂牌交易,张家也可以参与啊!况且船运、京都的销售网点都在咱们控制之下,他们手里就算有粮食,到时运不进来,卖不出去,不一样还的求咱们吗?”
“儿啊!你想浅了!既然都已经与各地的粮食地主沟通,岂能不与船运联系呢?那些卖力气的莽汉,谁给钱就为谁干活,我们控制不了他们多久。京城的粮食商铺虽然是自家的买卖,但是无粮可卖,还能维持多久?最要命的是这次参与期货交易的不是一人、二人,几乎朝廷各大世家都想参与进来,这么多对手,张家就算背后有太师撑腰,也不能同时得罪整个朝野。他们最厉害的一招,就是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也许话说的有些多,张千尺顿一会,喝口凉茶,再次说道;
“恐怕要想保住张家的粮食买卖,只能参与进去,与其他人一样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获得粮食购买权。”
张湘云沉思片刻,又问道:“父亲,此事如何向太师交待?”
“狄大人已经知晓,不过他现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