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柳州北门附近的大帐内,
郡主赵宁端坐在案前,咬着毛笔头,正在为粮草发着愁,
看着越来越多的灾民在挨饿,
她给附近几个大仓也是去了几道催粮的命令,但是犹如石沉大海,连个回信的都没有。
正呆着呢,忽然帐外闯入一人,
“郡主!粮车来了!还不少呢!”
一名近卫士兵大概是太过欣喜,连招呼都没打就直接闯入了帐中,向着赵宁儿禀告道,
“啊……属下无礼!请郡主恕罪!”
士兵意识到自己的莽撞,赶忙跪地。
“无妨!你先起来!”
赵宁微笑地说道,
“押粮之人可来了?”
“来了来了!就在帐外候着呢!”
“好,快请!”
报信的士兵听着赵宁的话,退出帐外,
随后押粮官走了进来,
乃是一年轻男子,
穿着素黄的布甲,腰间缠着甲带,脚下蹬着一双黑色长靴,
标准的大周皇室亲兵的服饰。
见押粮官进了帐,赵宁刚准备起身询问什么,
只见眼前的押粮官看了一眼赵宁,左右环顾了一下,轻声对着赵宁说道:
“上谕,听宣……”
“啊?”
赵宁怔了一下,随即立马反应过来,赶紧来到押粮官跟前,半跪着,
押粮官从袖中取出一黄纸,摊开念了起来,
“朕身份不便,无力支配大批粮草,望朕之楚姬心念百姓,以仁厚之心安抚受灾子民,免其饿,去其冻,所需之米粮肉食及其他物资尽皆安排,勿忧。”
“钦此!”
“臣妾接旨!”
赵宁从押粮官手中接过黄纸,缓缓站起身,
“对了夫人,还有一封信,陛下让我交给您,望您亲启!”
押粮官说着,递给赵宁另一个信封。
赵宁拿起信封,看着眼前的男子,轻轻笑了一声,说道:
“想必你和你押粮来的弟兄都是陛下身边的禁军吧!”
“夫人慧眼!在下正是宫中禁军。”
“好!陛下谕旨你也听到了,本宫命你立即领兵开赴城外,搭建营地,安置灾民!”
“诺!”
“还有,灾民不能光吃馒头喝稀粥,得弄点肉食给他们,从今日起,除了每日三顿饱粮,还要加上肉汤,管饱的那种。”
赵宁一边吩咐,一边回身到桌案边,拿起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然后用完印,交给了押粮官,
“事不宜迟,速办!”
“诺!”
押粮官接过赵宁写的纸张,叠好,便退步离开了大帐。
待到押粮官出了大帐外很远,
赵宁才偷偷撕开信封,自己一个人看了起来,
只见她越看越喜,嘴角的笑意如同涟漪一般在粉红的脸颊上四散开来。
“呼~”
赵宁抱着信件入怀,深深呼吸了一口,
刚准备转身烧掉信件,但是环顾四周,还是稍有不忍,
于是悄悄将其藏入袖子,装作没事一样继续坐在案边了……
就在城外的营地如火如荼的建造着的时候,
此时城内的几家秦家布坊,秦风正带着林珠还有店内的伙计布置着新店,
“这个摆这里,还有那个!”
“去做匾额的人回来了吗?先把梯子抬出去吧!匾额一到,立即换下!”
“府衙的批文到了吗?去催催!”
林珠指挥着店内的伙计忙里忙外,俨然一副掌柜模样,
秦风只能在一旁笑呵呵地打着下手,
待到日头快下西山之时
新店才算布置完成,
“相公,你说咱们私自把布坊改成米铺,爹知道后会不会怪我们啊?”
林珠走到秦风身边,一边问,一边递给秦风一条擦汗的白色毛巾,
“呵呵,怕啥,我这有林知府批文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不违反大周律法,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干的!”
“说的也是,爹肯定会……”
林珠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得门外一阵嘈杂,不知发生了什么!
秦风眉头皱了皱,脸上稍带着一丝怒气,
赶忙领着林珠来的店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