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敬诺利亚(1 / 2)

敬诺利亚

这里应该是山与山之间连在一起形成的盆地,由于海拔过高,常年气温过低,所以在这里形成了一片雪谷。

雪谷十分的巨大,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天和地衔接的天衣无缝。如果不是有着远处的山峰做参照物,我一定会以为自己到了天边。

这里的雪都是历经千百年的累积,才会形成这种规模的雪谷,这种雪谷之下,往往暗藏着数不尽的危险。可能你一脚踏错,人就整个消失在了这片雪原之上,想救都救不了。

我站在一处岩石上,看着远处山峦,看着那已经藏起半边脸的太阳。夕阳的余光照着雪地上,反射这刺眼的光线,远处终年积雪的山峰,如同一条玉龙凌空飞舞,气势磅礴得让人忍不住想要大喊出声。不过那是作死的行为,我是不会去干的。

晚上扎好营地之后,贝柳儿再次出现了。他发给了我们每人一张地图,用A4纸打印出来的,包着一层塑料薄膜。地图正是韵南墓里,石台上的内容。和我们破译出来的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份地图用红蓝两种颜色的墨,分成了两种地形,蓝色的和我们手里那张一模一样,红色的部分,我想应该是现在的地形。

看红蓝两种图的对比,我发现现在的地形地貌,和当时的差别很大,有些地方之前是个山头,现在可能就已经是一片平地了。千百年的积雪,把这片雪谷改头换面,想要在这里找到千年前留下的痕迹,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时候我才明白,贝柳儿这次的动作为什么这么大,八十多号人的盗墓队伍,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这个行当里的高手,这片雪谷就算是再大一倍,这些人也能把它翻个底朝天。只要给这些人时间,隐藏再深的古墓也逃不出它们的手心。

我们五只队伍的人,围坐在升起的篝火堆边,贝柳儿站在一处较高的位置上,开始和我们讲这次要盗的这个斗的详细信息。

“各位,在这雪山上辛苦了这么多天,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了。看到你们手里发的地图了吗?”

“地图上那个欧洲古堡,就是我们这次要盗的大斗。这是古罗马公主的墓,她的名字相信你们肯定听过。”

“她叫敬诺利亚!”

这个名字一出,土耗子当中顿时就有人叫了出来,我发现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不过也有一小部分在问“敬诺利亚是谁?”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匈奴人王阿提拉》这本自传体的小说里。描写她的内容,有点色情,不过据说她是当时欧洲最美的女人。很不幸的是,她出生的时间不对。当时正是中原地区战斗力最强横的时代,风云人物齐出,打得匈奴胆气皆无,不得已只能西迁。

在他们西迁的途中,一代人王阿提拉悄然崛起。这是个极为了不得的人物,当时的他几乎杀遍了整个西方地盘,匈奴大军所到之处几乎无一合之敌。甚至是直接打到了古罗马的城墙之下,那一战直接把欧洲人的胆子打没了。

如果不是敬诺利亚,可能现在的西方根本就没有什么白人,犹太人之类的人种了。有的估计只是匈奴人了。

当时的罗马,处于宗教的统治期,教皇甚至大过当时的国王。敬诺利亚,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一个和亲的公主,一个战争的牺牲品。

阿提拉娶敬诺利亚,说起来还有一则神秘的小故事。据说阿提拉在西征的时候,曾经让自己的大祭司,给他算过一卦。问的是他的阏氏(阏氏匈奴君主妻子的通称)会在那里。

当时的大祭司给他卜了一卦,说他的阏氏,是在一座城堡里,那里有一个躺在羊毛地毯上的女子,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皙,金黄的头发被编织成麦穗,这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她的名字叫敬诺利亚。

自此,敬诺利亚就被阿提拉记在了心里,成了他心心念念要取的人。阿提拉率人一路打到罗马城城墙之下,军队在罗马城打了三天三夜,护城河的水都成了血红色。罗马城的人被打破了胆子,教皇派人和阿提拉议和,承诺无数的金银财宝。阿提拉都不为所动,教皇急了,于是就问他到底怎么样才能放过罗马城里的百姓。

阿提拉眯着他的小眼睛说出了一个名字“敬诺利亚”。

教皇是个聪明人,当即就明白了阿提拉是什么意思,不过敬诺利亚毕竟是公主,面子还是要扯一下的。对外宣称敬诺利亚公主,为了自己的子民,决定嫁于阿提拉,平息战火拯救苍生。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扯面子的谎话,当时的游牧民族,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差。阿提拉又不是什么帅哥,据说他身材矮小,眼睛只有一条缝。除了在马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之外。双脚一落地,妥妥的矮挫穷,而且还是一位不爱洗澡的矮挫穷,身上一股子的羊膻味。

没有哪一个公主会自愿的嫁给这么一个人的,所以大概率是被逼无奈。但就是这样的,阿提拉得到了敬诺利亚,罗马人得到了和平。后来阿提拉没几年就死了,几个儿子不争气,被人割了脑袋挂在城墙上雪耻。匈奴帝国分崩离析,敬诺利亚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