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三万内线(1 / 2)

这里的房子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突厥有啥?

四处漏风的帐篷,为了一顿饱饭给突厥可汗卖命?

“我们不走,大王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干活大王就允许我们把家人接过来。”

几人一脸的憧憬。

幻想着他们的亲人来这里享福。

李承乾笑了。

“你们很不错,本王决定允许你们把你们的家人接过来,去告诉你们将军吧。”

几人这才知道李承乾就是大王,一个个激动的看着李承乾。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幽州王。

能上好几百万百姓不愁吃穿的幽州王,这是史无前例。

“参见幽州王。”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几人不用多礼。

“去吧,让你们的人集合,本王给你们幽州子民的身份。”

几人喜极而泣。

三年了,路是他们修的,房子是他们盖的。

地是他们帮着开荒的,他们为幽州付出了全部,今天终于被幽州王认可。

又哭又笑的跑远。

李世民道:“高明很会用人。”

李承乾不以为然,你去给别人打工也这样,看着一砖一瓦你也舍不得。

也只是舍不得。

“这就是归属感,他们的归属感是他们的付出,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都熟悉。”

李世民不言,这就是民心。

李世民与李承乾继续走。

李承乾道:“过两年房子涨价。”

“你不怕百姓怨你?”

李承乾看向远方,不涨价百姓才会怨。

你想啊,百姓们奋斗一辈子,房子不值钱,会怎么样?

有人说那买房子会贵,百姓们生活负担加重。

错了。

想错了。

房子贵是针对外地人。

本地人没事,为了防止外来人口房子涨价才是最好的办法。

人要分散开,不能把人都聚集在一起。

只有提高房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幽州房价二十年不变,未来幽州人满为患。

盖十环?一百环也不够。

看似不公,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百姓分散才能更好的建设幽州。

提高房家不代表炒房,避免炒房的办法很简单,异地不能买房。

就这么简单。

炒当地房价?

嘿嘿,最后血本无归。

李世民在幽州待了三天,三天后李世民走了。

李承乾准备对突厥下手。

三万突厥士兵聚集。

李承乾看着三万人道:“本王同意你们把家人接过来,奈何突厥不准,本王决定对突厥制裁,干他们,需要领路人,你们愿意吗?”

“愿意。”

士兵们现在就想把家人接过来过好日子,幽州王已经同意,谁敢反对他们就玩命。

李承乾成功培养出三万汉奸。

有这三万人带路攻打突厥简单很多。

李承乾或许找不到突厥主力,这三万人一定能找到。

这就是本地人的优势。

李承乾对着李绩点头。

李绩秒懂。

战鼓声响起。

大军越过阴山向突厥腹地开进。

三万人被分散,负责领路。

整个突厥炸锅。

李承乾背信弃义对突厥用兵。

现在的突厥很难,他们的牛羊就那么多,剩下的都被李承乾弄去了,他们手中有很多铁,很多盐,这有什么用?

饭都吃不上谁在乎铁。

当初的突厥优点就是移动性,现在正好相反,那些铁限制了他们,他们会丢弃铁吗?

不可能,守财奴的性格改不了。

铁就是他啊的命。

看着前方逃难的百姓李承乾摇摇头,人为财死。

如果是以前李承乾累死也追上突厥人,现在正好相反,他们行动速度慢,非常慢,还特别容易找。

那深深的车轮印证明他们身价丰厚。

这还是普通百姓,贵族更慎,他们的跌足够他们盖一栋楼。

现在却是要他们命的。

杀不杀人李承乾根本不管。

突厥与大唐的仇恨不是一俩天。

李绩的命令要地不要人,彻底清理突厥。

夏州方向,李靖率三十万大军杀进突厥。

李世民绝对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那都是资源啊。

各地世家也愿意帮着李世民对外扩张。

最早的资本家就是他们。

人口就是钱,地皮就是钱。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看得见的军队是三十万。

散兵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