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小脸一红,太子殿下太帅了。
深绿色的军装,刚刚合身,黑色的军勾,脚踏实地。
肩膀上的麦穗显得那么亲切,带遮的军帽让人感觉生人勿近,这衣服很矛盾,敬畏。
羞答答的站起身。
“参见太子殿下。”
“叫我高明。”
晴雯不言,高明可不能随便叫,她什么身份呀,除非孔颖达把她接过去认祖,再回东宫的时候她才能叫高明。
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李承乾不知道,他怕晴雯去了就回不来,他没想过晴雯现在的身份。
苏婉走下阁楼,看着李承乾。
“你是高明?”
李承乾道。
“是不是被孤迷住了?”
苏婉木讷的点头,承认被迷住。
.....
科举开始,场地就在京兆府附近,三千书生兴奋的等着进考场。
长孙冲的事情已经解决。
孔颖达不愧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花钱安抚武将,打开书库安抚书生们,长孙无忌花钱把长孙冲赎回去。
孔颖达还赚了不少,陇西李家为了洗白直接送给孔颖达很多孤本,孔颖达名利双收。
李承乾早早的来到京兆府。
考题很简单,默写论语,写一篇论国家发展。
马周下令开门,书生们有序的进去。
士兵们检查有没有夹带,查出来就送到京兆府。
有夹带的不少,三百多人,全都是世家贵族子弟,宣纸太贵,穷书生做不起小抄。
李承乾看着三百人笑了笑,这都是钱啊。
太极殿。
大臣们都在为书生们求情,因为那些被查出来的都是他们家的。
李世民坐在龙榻上看不出喜怒。
“朕知道了,这事归太子负责,朕爱莫能助。”
李世民直接甩锅,求情你们去找太子求情,他不管。
大臣们对视一眼,硬着头皮来到京兆府。
侍卫通报。
“殿下,来了很多大臣。”
“让他们进来。”
李承乾心情不错,这些人都是来送钱的,想要考可以,一个人五百贯少一个子都不行。
李承乾对钱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他以前没有,有了钱以后他对这东西很感兴趣,想要做点什么没钱可不行。
大臣们走进大堂,对着李承乾躬身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没有跟他们废话。
“五百贯一个人,拿钱放人去考试。”
大臣们对视一眼,都回去准备钱。
最后只剩下下两个人没人赎。
李承乾看向两人,面露苦笑。
对着侍卫们道。
“你们出去。”
大堂只剩下三个人,李承乾走近二人道。
“母后,您考就靠呗怎么还带小抄。”
长孙皇后很不高兴,那些东宫侍卫要搜身,长孙皇后怎么可能让她们搜,结果就按带夹带处理。
“高明,你的卫队真厉害,还要搜本后的身呢。”
李承乾连连道歉,把长孙皇后与李丽质送去考场,安排好单间陪着长孙皇后考试。
他想打自己一个嘴巴子,没事唱什么黄梅戏,搞得长孙皇后也要考状元,这谁顶得住,皇后考科举?听都没听说过。
长孙皇后开始默写论语,字如其人秀气。
写的很认真,李丽质与李承乾坐在一旁看着,写着写着忘记后面怎么写,看向李承乾,李承乾哪里会论语呀,直接摇头。
长孙皇后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开始抄。
“母后,您...”
李承乾服了,还可以这样。
规矩都是给没实力的人定的,人家是皇后,你敢不让抄吗?打死你。
“别说话。”
长孙皇后认真的抄,李丽质憋着笑,李承乾看着棚顶。
论语抄好,长孙皇后拿起第二张白纸,考题是怎么治理国家。
长孙皇后放下毛笔,把玩着头发。
“高明,本后命令你把这个写出来。”
李承乾可不会写,他的字很丑。
“母后,我不会。”
长孙皇后可不管李承乾会不会写,那么多名师教,你说你不会写?
“快写。”
李承乾只能拿起毛笔开始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民以食为天,治国先治官,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贪官下放到地方,地方官员都会向长官看齐,不是下面贪,而是上面懒。”
这字写的,长孙皇后看得揪心,小脸阴沉不定,那些先生教的是什么玩意?就这也好意思号称大儒?名不符其实,回去换老师,房玄龄字写的好,让房玄龄教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