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道。
“此事不急,科举将要开始,我们儒家一定要拿出成绩,这是大唐第一次科举,历史意义重大,其中好处不用我说,都回去安排吧。”
“是。”
众人告退。
狼灭没有走。
对着孔颖达道。
“恩师,何人主考。”
孔颖达道。
“东宫没有公布,不出意外应该是马周,陛下想要选一批贫民书生,这也是你的机会,如果能高中榜首你就能一飞冲天。”
狼灭对着孔颖达拜谢,心中腹诽,一飞冲天?他如果高中那就离死不远。
半个月以后,各地都发出告示,大唐第一次科举开始,任何人都可以考,考生们在长安的一切花费东宫负责。
一时间整个大唐开始欢呼,开始送书生们去长安。
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村里一千多户人家,乡亲们把一位少年郎送到官道。
村正道。
“二牛,咱们村里就你一个人读过书,你要加油,别有什么心理负担,考不好就回来。”
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串钱。
“这是乡亲们凑的,你路上用,穷家富路。”
少年眼中泪光闪动,对着乡亲们躬身一礼。
“我二牛此去如果不能高中我以死谢罪。”
村长把他扶起,又拿出一只羊皮口袋。
“这里是粟米团,加了盐的,你路上吃,一路小心。”
二牛背着行囊踏上通往长安的征途。
百姓家的孩子难,像二牛这样的不在少数。
芙蓉园。
李承乾控制着犁,一头老牛轻松的拉着,翻地速度直线上升。
他不再用大镐,这是苏婉提醒他的。
那天苏婉对李承乾说,高明你制作犁是做什么的?不是翻地吗?有犁你为什么还要自己刨地呢?
李承乾差点没被臊死,二啊,有犁为何还用镐呢?
舍近求远,从那天以后李承乾开始用犁。
翻地的速度快上十倍,二亩地半天就弄好。
这半个月他开荒三十亩地,温室大棚弄了十五座,最后一块地开荒成功。
种子三百斤。
李承乾带着苏婉、晴雯、李环种地。
他负责挖坑,三女负责种。
李承乾像只不知疲惫的老牛,低头刨坑。
苏婉嘟着嘴埋种子。
三个女人一台戏,熟悉以后三人整日闲聊,种地都不闲着。
苏婉道。
“你们看高明,跟牛一样就知道刨地,咱们三个大美女他看不见吗?”
二女憋着笑,这话苏婉敢说,人家是两口子,一被窝的说啥都行,她们可不敢接话。
李承乾直起腰。
“快点种地,都种好孤要去办科举的事情。”
苏婉看着强壮的李承乾小脸一红。
“那你轻点,别累坏了。”
说完,去一边拿水给李承乾喝。
李承乾一口干了碗里的水,把碗还给苏婉,对着苏婉抛个媚眼,苏婉脸更红。
这半个月李承乾差点没把她折腾死,每天晚上都不闲着,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
马周来到芙蓉园,打破了芙蓉园的宁静生活。
李承乾带着马周来到水上凉亭。
李承乾道。
“身体恢复的怎么样?”
马周躬身低头道。
“谢太子殿下,臣已经无碍。”
李承乾心中暗叹,马周一身的酒气,看样子天天喝,可以理解,血色婚礼发生在谁身上谁都很难接受。
“考场都准备好了吗?”
“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刻也不敢耽误,考场能容纳三千人。”
容纳三千人已经够用,大唐人口一千万,这次有三千人参加科举很不错。
“衣食住行呢?”
“世家贵族子弟收费,寒门子弟半价,贫民书生免费加路费补助。”
马周对世家有恨,能让他们参加就已经是网开一面,收费正常。
寒门,需要解释一下,寒门就是破落户,家族以前很风光,现在没落,他们的子弟叫寒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收他们一半费用可以。
贫民书生就像二牛那样的,村里人凑钱来参加科举,手里的钱不会超过一贯,跟马周的情况差不多。
李承乾沉思一会道。
“世家子弟收费要翻十倍,不给钱就不让考,爱哪告哪告去。”
“遵旨。”
李承乾继续道。
“想吃鱼吗?”
“想。”
马周回答的很干脆,不像以前那样做事小心,变得无所惧,这次的血色婚礼让他变了一个人,洒脱,不拘一格。
李承乾有些心疼他,又有喜欢现在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