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揭开(1 / 2)

下一秒, 关于书卷的信息显示在了面前。

【名称: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类型:字画】

【年代:东晋】

【由来:“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当前状态保存完好。】

看着面前的内容, 陈华呆在了原地。

这他喵就是真迹呀, 不是所谓的临摹本, 王羲之真正的真迹, 是历史上所有热爱书法的名人, 都在追求王兰亭集序的真迹。

这玩意要是被发现,不单单只是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历史界的震动了,书法界也会震动呀。

要知道, 在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王羲之都是被书法界公认的书圣, 所书写的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存在

无数人曾经都模仿过他的书法, 但都是一直都模仿,从来就没有被超越过, 王羲之就像是书法界天上的一颗明珠,让无数人仰望。

最最最主要是的,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王羲之的真迹存在于世了, 他的书法作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是泯然于世。 没有任何真迹传下来。

现在他捞上来了王羲之的真迹, 而且还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兰亭集序】!

这玩意被发现,不亚于和氏璧带来的震动,甚至还会超过。

毕竟学习考古和玉石知识的人, 其实挺少的。 平常正常人身边也见不到几个。

但是书法这个东西, 从小的时候, 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写一手好字, 连连书法。学习书法的人覆盖面积的之广, 可能比你想象更多。

总结又是一个国宝级别的存在, 在书法界的人眼中,地位甚至超过了传国玉玺那种宝物。

............

苏智看着陈华的表情变化, 心里面咯噔了一下。下意识问道:“哥, 这真不会就是真迹吧? ”

陈华没回答,立刻盖子盖上, 为了保险,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蛇皮袋中拿出一卷保鲜膜, 将盒子层层包住。

这保险膜本来打算是用来打包治安局的面条, 不过都吃完了, 就没啥用处,没想到在这里用上了。

将东西打包完毕之后, 陈华才安心下来。点了点头:“根据我的判断,这个应该是真迹, 就是我们课本上学兰亭集序的真迹。 ”

苏智听着张大嘴巴, 有些难以置信:“哥,你这么确定是真迹? 会不会看错了。”

看着陈华这么确定,苏智不敢相信。

“怎么? 连我都不信了吗? 以我对古董了解, 这个就是真迹!!”

陈华十分肯定, 以系统奖励的古董知识来说, 这东西的年代刚好对应王羲之生活的年代, 加上鉴定术显示的信息,百分百真迹。

苏智听着,好像也对。

陈华对于古董的了解, 他也见识过, 那是在众多历史专家都认同的呀,甚至还能压他们一头。

陈华都这样说了, 那必然就是真货了。

想到这里。 苏智就忍不住有些兴奋了:

“哥, 这么说? 我们是不是又捞上来一个国宝?”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呀, 天下第一行书, 这怎么着也是又是一个国宝的存在吧?

他刚刚又记录到了国宝的出世过程?那不是起飞?

连着两次记录国宝出世的过程呀, 多少摄影师在做梦都拍不到的过程。 连着两次都被他记录下来了 ?

相待这里,苏智有些飘飘然了。

这成就,在摄影师行业问问有那个人能够达到?

就他一个了吧?

不过虽然激动, 苏智还是继续说道:“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报告治安员了? ”

按照惯例, 现在应该是报告治安员了才对。

陈华想了想, 确实,前面这些古董还好,可以收工的再上交, 但是《兰亭集序》这个书法界的至宝,那在手上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他拿在手上都怕损坏了。

还是赶紧上交吧, 免得夜长梦多。

他现在都不想拿在手上了, 这要是摔了, 就不好了。

这样想着, 陈华看着在自己面前呆立的程刚, 想到了什么。将手上金盒子放在程刚手中, 说道:“那个, 程园长, 你作为森林公园的负责人,这么宝贵的东西,还是交给你保管比较好。”

程刚还在沉溺在震惊当中,忽然看着手里面的金盒,顿时急了。

“不不, 这么珍贵的东西,还是你保管吧?你不是懂古董吗? 我就一个粗人, 这种东西不能放我手上。 ”

开玩笑, 他也怕呀。

“那不行, 你作为这里的负责人还是你拿着好点。 我还得报告治安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