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洞她太熟悉了,和花森第一次见面,就因为在山上砍柴遇见下雨,两人同时躲进洞里,才有了以后的姻缘。那山洞上面有老虎石,洞里面有泉水,宽敞干净,只是缺粮食,缺衣服,缺药品。
潘小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清寒,也尽全家之所有,提供了一些粮食蔬菜让他带上山去,给山洞里伤员吃。
花森悄悄到赤杨镇去了一趟。找一些粮食回来,还在赤杨镇的药铺里买了些药。他说,那潭里的许多鳄鱼都被日本兵杀害了,他只捡回了两颗大牙,这不仅是土龙保家卫国的见证,还是辟邪的灵物,带在身上就能保一生平安,潘小妹相信他的话,特别找了两根红绳子栓到牙齿上,给未婚夫挂了一颗,自己挂了一颗。更深夜半的时候送他上山,也跟着进了老虎洞。
在火把的照耀下,她看到了大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因为伤了大腿,不能行走。另一个男子伤到左手臂,花森叫他翟连长。给他们介绍自己带的女孩子,说得很简单,让他们叫她小妹。翟连长举起右手,给他敬了一个军礼,说谢谢小妹。大鼻子洋人也洋腔洋调喊了声小妹好。他们都以为潘小妹是花森的妹妹。
潘小妹想得周到,还带了锅碗瓢盆,烧水给他们清洗伤口。翟连长还好,子弹是穿过手臂的,外国人大腿里还留着颗子弹。小妹和花森用一瓶烧酒作消毒液,用刺刀烧了后做手术刀,就用这简单的医药器材取出了子弹。
包扎好了之后,花森去捡了一堆柴火来,潘小妹给他们烧了一大锅山芋稀饭。三天来,两个伤员第一次填饱了肚子,暂时在山洞里安家了。
日军包围了珩琅山地区,后来连药品也弄不到了,只有找草药给他们护理伤口。外国记者伤口感染了,一连几天高烧不退,昏睡不醒。可是,既不能把伤员抬到山下找医生,也不能请医生到山洞里来给他看病。
眼看他奄奄一息,花森把自己脖子上的龙牙取下来,挂到英国记者的身上,双手合十祷告,希望土龙能够保佑他度过危难。
潘小妹偷偷下山去找中医,就说自己母亲生病发高烧,把花家给她定亲的一对银手镯也卖掉了,抓了中药,送上山去,亲自煎药给他喝。
多亏龙牙保佑,马提金终于苏醒,渐渐身体一天比一天硬朗起来。
日本鬼子占领了赤杨镇,跟着又向珩琅山发起进攻。情况危急,花森下山向新四军三支队汇报,怎样保障他们的安全?上级领导指示要他们立即转移,必须在第二天凌晨天亮之前,把马提金送到湖城弋江桥北岸。
得到指令,花森赶回,要到山上去接应他们。不料,日军正在炮轰珩琅山宝塔,流弹袭来,弹片击中了他,花森肋骨受伤,滚下山来。在树丛草棵里潜伏着,爬到潘小妹家,告诉他们需要连夜转移的消息。
潘小妹人小胆大,让母亲去借一只小船,自己冒着危险赶上山去,让他们做好了转移的准备。两个伤员问花森为什么没有来?潘小妹偷偷流泪,却说女人出面安全些。
翟连长担心被人看出马提金是个外国人,就用刀割去他的头发,包起脑袋。潘小妹说,他的大鼻子也容易露出马脚。
翟连长见她忧心忡忡,说起笑话:“怎么办?我不能把他鼻子割了?”
潘小妹想想,什么话也不说,举起一根柴棍子,扭过头去,反手拍地一下,把他打出了鼻血,然后涂了他一脸,再把脸上缠着白布,让他装病。
就这还不放心,翟连长有点难为情地问小妹,是不是能与他装扮成夫妻,就说送被人打伤的小舅子到弋矶山医院看病去。
危难之中,什么也不能计较了,潘小妹红着脸答应了,天黑时把他们带上船,通过了日军的盘查,划着小船顺江而下,半夜三更到了城边的弋江桥南。望过去,青衣江北灯火通明,根本无法靠过去,只有在桥南停靠。
翟连长说对岸都有重兵把守,桥上也有日本人巡逻,只有自己划水到对岸,去找接应的人。
他手臂的枪伤没好啊,潘小妹于心不忍,可有没有别的办法。就在他要下水的时候,潘小妹把他拉住了,从自己脖子上取下龙牙,递给他:“你这一去万分危险,把它带上,保佑你平平安安,找到他们……”
翟连长不接:“你哥哥的龙牙已经送给英国记者了,我怎么还能好意思要你的呢?再说,你们停在对岸也有危险……”
潘小妹说:“我知道,花森的龙牙保佑马记者病好了,我的龙牙也能守护你,你安全了他才能安全,带上吧!”
黑夜里,小妹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给他温暖和力量。翟连长接过来挂到脖子上,仿佛接受了一件定情物体,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一鼓作气跳下水中,划到对岸,爬上岸去,找到了太古公司的接头人。
翟连长在横渡青衣江过程中,几次精疲力尽,要沉入江底了,龙牙沉甸甸地挂在胸口,给了他信心与力量,上岸衰弱至极,所幸找到了接头人。
英国领事馆的官员们等得太着急了,没想到日本人对北岸控制的那么紧,小船根本别想靠岸。只有先把翟连长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