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扇高高的殿门打开。
老人们心头发慌,腿肚子也有些软。
直到成隍带头迈步走进。
其他老人才敢跟着进去。
一入大殿,成隍首先便感到一阵阴寒之气,从脚底爬上去。
按理说他如今是魂魄了,感受不到任何东西。
但这股阴寒直浸魂魄。
心神一凛。
不敢生出任何妄念。
再看殿内。
空空荡荡,唯有一张又一张奏案头尾相连。
许多与人曹穿得差不多的鬼吏,都跪坐在奏案后面,望向他们。
看那奏案上的墨笔、散落折子。
恐怕在他们进来之前,这些鬼吏还在忙碌。
而在最中央,一张最大的奏案后头。
端正跪坐着一位头戴高山冠、身着黑边滚红袍服饰的官员。
而让老人们愣住的是。
这位官员脸上终于不是涌动的黑雾!
而是一副清清爽爽的人脸!
甚至剑眉星目,还挺俊。
带领他们的人曹向这位官员行礼,“拜见崔判官!”
成隍反应过来,有模有样地学着行礼:“拜见崔判官!”
其他老人也纷纷行礼。
原清照看着眼前这群老人,学着崇祯的模样吩咐:“赐座。”
地上瞬间多了几十张软垫。
魂魄们屈腿坐下。
成隍庆幸,幸好是魂魄了,不然就他那老寒腿,铁定屈不过来!
原清照又道:“本官命属下带诸位下冥府,想必诸位心头有诸多疑虑。”
他顿了顿。
老人们全都垂着头,也不敢发出声音。
他继续说:“带诸位下来,也是因着人界鬼气渐生,鬼怪复苏。”
“而自古以来便无只乱不治之理,既有作乱鬼怪,便需护佑之魂。”
“因此,酆都大帝下令,人界一百四十府,不日将自德高望重之辈中,考举选出一百四十城隍!”
此话一出,所有老人登时抬头。
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炸得他们脑中嗡嗡作响!
城隍,是与人界朝廷在每座城市所派遣的“阳官”,相对应的“阴官”。
专门负责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
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
在此之前,每个地方的老百姓都会根据自个儿的喜好,推选出当地的城隍。
可以说就是图一心安。
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有真城隍出现。
但是,如今神仙都出现了,地府都出现了……
老人们的呼吸急促。
要不是身为魂魄,怕当场就能昏过去几个!
城隍!他们竟然要考城隍!
还是由地府正规考出来的城隍!
要真能考上,那……那……
老人们的手颤抖不停,跪也跪不稳。
只有成隍稍镇定点儿,但依旧是口干舌燥。
他努力平复心绪,问:“敢问崔判官,那该如何考举选出?”
原清照手指轻轻一动。
满殿的奏案无风自动,哗啦啦地排在了他们每个人的面前。
手指再一动。
奏案上的那些笔墨纸砚归原位。
缓缓浮现出一张考卷。
原清照慢慢道:“人间如何考科举,自然你们如何考城隍。”
说完,他肃声,“考试时间两个时辰,此香燃尽……”
一炷香当空浮现。
“便是你们交卷之时。”
有的老人闻言,立马扑去看那考卷。
有的老人还呆呆楞在原地,没反应过来。
有一老人拿起那考卷看了半晌,复放下,巍巍行礼道:
“判官大人,老儿不识字。”
“不识字?”原清照低声呢喃,声音却传入每个人的耳,“身为城隍,需处理一方公务,不识字自然不可,如此,便回去罢!”
说完,一鬼兵进殿,要将那老人请出。
老人呆立了阵,终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与鬼兵出了去。
原清照的目光扫过剩余人。
“可还有不识字者?”
寂静无声。
哪怕真的不识字,熬,也要把这两个时辰熬过去!
考城隍,莫大的机缘,哪怕在这地府多呆一阵,也是好的!
见没人回答,原清照道:“既如此,考试开始。”
那炷香“噗嗍”冒烟,点燃。
成隍也赶忙低头去看考卷。
相比于人界考科举的题目,这考城隍的题目倒实际许多。
比如第一题:一作恶多端的盗人来祈求子嗣,你身为城隍,许还是不许?
第二题:一童养媳未与夫家成婚,但与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