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通钢厂(1 / 2)

第二天清晨,秦霄依然如往常一样,早早的就从梦中醒来了。

洞房里,昨夜的红烛还没有燃尽,烛光照在怀里佳人的脸上,红扑扑的煞是好看。

微微翘起的嘴角依然带着一丝笑意,可见昨夜是多么的满足和幸福。

秦霄忍不住轻轻地吻了一下这美丽的小脸,然后轻轻地把胳膊从她的身底下抽了出来,果断穿衣下床。

秦霄毕竟是四十多岁的心智,不会像真正的年轻人那样过于贪恋床笫之欢。

洗漱一番之后,天色正好刚刚蒙蒙亮,秦霄每天都是在这个时辰开始晨练。

秦霄刚走到院内,就听见东厢房的门咯吱一声被推开了,沈括从房内走了出来。

原来沈括住到秦府以后,对院子里的锻炼器材甚是好奇,而且觉得秦霄每日晨练的花样也很有趣,于是便也加入了进来。

沈括看见秦霄不禁一愣,然后意味深长地问道:“兄弟,昨晚休息的可好?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秦霄嘿嘿一笑,没有接他的话。大家都是老司机,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些天来,沈秦二人每日白天都要各自外出公干,一早一晚是他们俩沟通交流的黄金时间。

他们二人几乎是无所不谈,从天文地理到行军打仗,从政治经济到数学物理,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下可把沈括给乐坏了。要知道,沈括自幼便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平时虽然不乏遇到和他有共同话题之人,但是像秦霄这样方方面面都能和他聊到一起的,还真没遇见过。

不仅如此,他们所聊到的每个话题,秦霄都会有一些新奇的观点。这不仅大大地拓宽了沈括的视野,启发了他的思路,甚至还解答了好些个困扰了他很久的疑惑。

这让沈括不禁对秦霄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非要拉着秦霄结拜为异姓兄弟。秦霄也不推辞,爽快地满口答应下来。

两人一论年龄,沈括比秦霄大了整整十岁。秦霄愉快地认下了这位大哥,所以二人现在是以兄弟相称。

这为二人日后在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层面的亲密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自从开始修炼火神心经,秦霄感觉自己的力气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火神心经促进了肌肉的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是内力增长的作用。

火神心经讲究炼心养气,以气御力,以内御外,浑然一体。

秦霄虽然目前仍处于炼心养气的筑基阶段,但是随着内气的不断积累,已然产生了比较浑厚的内力。

今日的晨练,又到了练腿日。秦霄用一根坚韧的柘木和中心打孔的石盘做成了一副杠铃,用来做负重深蹲这个动作。

秦霄现在已经可以轻松地负重八个石盘,这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两百公斤。

而沈括仅仅能扛起两个石盘,五十公斤的重量,属于妥妥的菜鸟级别。

沈括不明就里,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对秦霄的“天生神力”赞叹不已。

晨练完毕,秦霄和沈括谈了一件事情。

大通商社在创业之前,利用“清风徐来”这个产品赚到了第一桶金。

但这是第一代产品,当时也是靠新奇的创意挣了一笔快钱。其实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太高,很容易被别人模仿,今年必须进行产品升级了。

所以秦霄现在准备着手研发更为先进的第二代产品,到今年夏天的时候推向市场。

现在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有了沈括这样的科技天才助阵,秦霄准备在第二代“清风徐来”上加入更多的科技含量。

首先,将原来的木质轴承和木质扇叶全部用铁质的进行替换。其次,秦霄准备加入一组铁质的变速齿轮。这样风扇的整体性能将会有质的飞跃。

秦霄甚至还准备加入一组蓄能钢簧,通过上弦的方式实现自动送风的功能。但是根据现在的技术条件,估计要到第三代产品才能实现了。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铁质部件的研制。

正月的时候,秦霄已经安排王书林在城东的汴河北岸购入了大片的土地。

秦霄计划在这里大兴土木,建立一个大通工业区。

未来,这里将成为涵盖钢铁、火药、兵工、机械、酿酒、卷烟、食品等产业的大通商社产业基地。

现在看来,根据优先顺序,钢铁产业将作为第一个入驻的产业。

在这个时代,铁和盐一样,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产资料,实行国家专营的禁榷制度,禁止民间私自经营。

但国家专营不是说完全不让私人涉足,而是要利出一孔,即要从政府专营的渠道获得配额,成为其下游客户。

梳理好了思路,秦霄兵分几路,紧锣密鼓的运作起来。

他本人负责与官府各部门的对接,拿到经营手续和原材料进货渠道。

沈括负责设计钢铁厂的厂房、水车、冶炼炉以及锻压机床等设施。

王书林负责根据图纸完成厂房及设施的建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