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柳若楠叫了冯蓁蓁吃饺子。
她也没显摆,单单煮了饺子,一盘辣白菜,一盘黄瓜、糖醋白萝卜拼盘。
冯蓁蓁吃着饺子,连连赞叹,“我感觉我包的的饺子放得油和调料也不少,但就是没你包的香。”
“饭吗,别人的,永远的比自己的香,我吃你做的大烩菜也挺香的。”
说起这个,冯蓁蓁不由问道:“对了,一直想问你,你那窝头怎么蒸的?为啥吃上去松松软软的,还一股子玉米甜香味儿?”
柳若楠笑道:“不要蒸死面窝头,蒸起面的,酵母和白糖用水化开,然后和面,醒上一个小时,然后开始捏窝头,捏好的窝头再醒上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上锅蒸,这样蒸出来就好吃了。”
冯蓁蓁:“怪不得好吃,费东西不说,还费时间,原来天天上工,哪有那时间啊,和起面就捏了,捏完了蒸。”
“那以后有时间了,你可以少放点酵母,中午起面,晚上回来蒸。”
冯蓁蓁点头道好。
“对了,咱们村儿的村民们前些天去山上狩猎了,猎了三头两头野猪,三只袍子,一百二十六只野兔,八十七只野鸡,今年比往年晚了近半个月,上山就捡了一点板栗,红枣,野果子那些都烂了。”
“给你分的肉李奶抹了盐给你存放的呢。”
“哦,那这些天,村民们都闲着了?还用出工吗?”
“嗯,还有些壮劳力每天下地磨洋工呢,总比坐在家强吧?”
柳若楠心中动了动。
既然坐着,是不是应该找事儿活动起来?
吃完饭,两人边洗碗,边聊天。
柳若楠又问了问学校的情况,得知孩子们都很想她,天天追问着她什么时候回来,是不是不教他们了,心中微微感动。
不光是孩子们追问,有几个隔壁大队的家长追来问她了。
翌日一早,柳若楠早早起来,梳洗好,拎着两个大的铝制开水壶和两布兜子小橘子罐头到了学校。
孩子们没有喝水缸,夏天的时候,一到下课,就跑到厨房拿瓢舀上冷水灌几口,可是冬天了,再灌冷水就不行了。
开水壶是放在炉子上烧水的那种,是她最初下乡来,在佳市百货商场看到买的。
一次性买了两个,今天都拿来了,放在教室的泥炉子上,寒冷的冬天,孩子们也可以喝点热水。
她是一年级和四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不能厚此薄彼,
今天星期二,一年级第一节课就是她的语文课。
本以为早来二十分钟,孩子们没到,没想到路过一年级教室,孩子们都在前后玻璃上趴着呢,看到她兴奋的一涌而出!
“柳老师!”
“柳老师!”
“啊啊啊啊,柳老师真的回来了,柳老师回来了!”
“噢噢噢噢!柳老师回来了!柳老师回来了!”
二十一个学生激动的一涌而出,围到了她的身边,抱大腿的抱大腿,抱胳膊的抱胳膊,叽叽喳喳的叫着,有几个活泼的来回跑着大喊着。
柳若楠不自觉的被感染,一早上的好心情,更加开心不已。
她都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她如此受欢迎。
“哈哈哈,老师也好想你们啊,都进教室来,老师给你们带了好吃的。”
听到声音,别的教室的孩子们也都跑了出来,趴在门口看着,眼里闪过艳羡,四年级的十六个学生也都围了过来,高兴的喊着。
柳若楠笑了笑,一挥手,连四年级的学生,也招进了教室。
教室里的泥炉子已经点着,周边还散着木柴,应该是刚生火不久,不似外面那么寒冷,但也没有多暖和。
学校是没钱买煤炭的,都是学生、家长往来送柴火,老师也会上山捡柴火。
“老师,这是什么?”
“我知道,这是开水壶,可以烧水喝。”
“哇,烧水壶!柳老师,你是给我们带的吗?”
柳若楠笑着压了压手,“都安静哈,烧水壶是给你们带的,一个教室一个,你们平时打点水放在炉子上热上,别的年级的同学如果想要喝水,你们也不能小气,好不好?”
异口同声:“好——!”
柳若楠又把拆了标签的罐头拿出来,“这个橘子罐头,你们一人一个,吃完罐头,小瓶子放在桌洞里,每天下课后喝水,冬天了,不要再喝凉水了,知道吗?”
“家里有姜的,也可以往来拿些姜,放在壶里煮上。”
天已经冷了,有不少孩子都穿着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破旧棉袄,不知是棉袄不保暖,还是感冒了,鼻子里流着清鼻涕,一吸一吸的,看着很是难受。
孩子们人手一瓶小罐头,双手捧着,欢喜不已。
“谢谢柳老师~”
柳若楠看着不少孩子们都流鼻涕,两个袖子上擦的鼻涕印子,想了想,借助她的帆布包,拿出了一小块姜,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