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知青都嘶吼着呐喊、甚至有哭泣的。
真的,在农村的日子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 ···
消息一出,全国各地都沸腾,一时洛阳纸贵。
关于教材、关于学习资料都成为了抢手货。
毕竟,多少年不学习了。
大家蜂拥着涌向学校、废品站等地方,期待着能有所收获。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
很多知青受不了乡下的苦,已经在农村结婚,或是娶了农村的女人,或是嫁给了农村的糙汉,孩子都有了。
这个时候一旦高考进了城,那么也意味着分离。
有的人有良心,念及家庭,即使考走了也是惦记着家里。
但是大多数人考走了就是分别,就是抛家舍业,妻离子散··· ···
大环境造就的现实也是没办法的,这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波折。
是时代的哀伤,也是一群年轻男女面对人性的选择。
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人付出了多少又有谁能了解。
杨墨记得自己曾经在另一个时空看过一个报告。
一个大型军用化纤被服工厂招收数万女青工,主要来源为知青。当时身体检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为处女,结果发现70%以上的女青年不合格,鉴于这种情况,当局无奈只得放弃了此项要求。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注:报告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