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幽居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李靖看完之后,小心的将纸折起来,贴身收好,然后恭恭敬敬的向李智云叩首,说道:“佛子大恩,李靖无以为报,只有生死相付。”
“靖兄,快起来!”李智云说道:“日后我进宫之时,会将此诗念给皇帝,就说是出自令兄之手,能不能打动皇帝,我也不确定。”
“佛子,不管事情成否,这份相助之恩,李靖就感激涕零。”李靖说着,眼中竟然有泪光闪动。
这是让人欺负成什么样了?李智云奇怪,不过陇西李氏是当朝势力最大的豪门,能与之比肩的只有窦家,可李靖四十岁了,却还只是个七品小官,显然在家族之中不受重视。
“李靖,”李智云的神情收敛,敲打道:“我因为敬佩你兄长,所以专门将你从殿内省调过来,你可一定不要让我失望啊!”
“佛子请放心,李靖肝脑涂地。”
李智云点点头说道:“你也不用担心日后的前途,我们很快就会有硬仗要打,只要你立下功勋,我就向皇帝保荐你,至于能不能位列公卿,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李靖明白。”
“那你和我说说,对北方的事情你怎么看?”李智云说道。
“佛子是指突厥,还是高句丽?”
“都说说吧!”
李靖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在帝国的北方有三患,居于东北的高句丽,正北方的突厥,和西北方的西突厥,目前我们与西突厥互不侵犯,但他们并非没有野心,一直对张掖古路的富庶垂涎三尺,只不过吐谷浑和突厥人挡住了他们的东进之路。不过暂时不用担心他们,西突厥的射匮可汗正在向西扩张,我听说他正准备出兵,帮助大食人对付萨珊波斯。”
“至于突厥,启民可汗死了之后,始毕可汗野心勃勃,正在统一铁勒诸部,早则三年,迟早五年,他必定会和大隋开战一次的,现在我们并不害怕与之一战,但五年之后,就很难说了,因为现在用的战马五年之后就老了,很难再冲锋陷阵。不过,我们可以据险关而守,他想赢也没有那么容易。”
“最后是高句丽,这个不太容易对付,却是先皇留下的隐患,当时为了征南陈,抽调幽州的精兵,以至于整个辽西走廊的六郡都失去了保护。”
“而皇帝继位之后,又撤州置郡,各郡之间没有统御协作,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这才使得高句丽渐渐强大,现在更是联合靺鞨,室韦和契丹,雄据东北,随时南下扣关,劫掠人口财物,继续壮大自己,他们更是开始勾结突厥,始毕可汗本就野心勃勃,很难说这会不会又是一次五胡乱华的居面。”
李智云问道:“那你有什么对策吗?”
“分化、拉拢!”李靖从容的说道:“最好的策略是防守,当初北齐在营州一代,经营的颇居规模,可惜被阴寿给拆了,现在只需要效仿北齐的方法,在燕郡,柳城郡一带筑城防御,形成互相支援的局面,就能抵御大部分的入侵,同时派出精锐潜入敌境进行打击掠夺,削弱辽东城的防御,适当的时机再提重兵一举灭之。”
“其次是进攻,辽东城本身并没有多少粮食,所以派出重兵围上一年时间,就可以铲除掉高句丽在边境这个堡垒,只要它没有了,高句丽也就不敢轻易进入辽西走廊,他们要敢来的话,就可以关门打狗,让他有来无回。”
“最次就是派出水军,先是封锁高句丽的海上通路,进而袭扰平壤,卑奢城,每次掠取他们的人口,烧光他们的粮食,高句丽本就缺粮,用不了三年就会撑不下去,一旦他国内发生动乱,我们就可以派出大军长驱直入,彻底平灭这个国家。”
“但是水军作战的周期太长,容易遇到风暴,而且粮食补给困难,士卒易生出思乡情绪,不肯用心作战,所以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实用,但实际上却是风险最高。”
李智云知道他分析的对,现在大隋的战舰还是人力风帆船,顺风还可以,一旦逆风就要靠人力划桨,驱动船只,所以消耗的成本,隋朝脆弱的财政根本承担不起,再加上船支比较小,一艘船只却要上千人挤在一起,很容易发生疫病——所以,是真正的劳师远征。
“皇帝准备集结大军,亲征高句丽,你认为结果会如何?”李智云又问道。
“亲征?何必要亲征?”李靖吃惊道。
李智云摸摸鼻子,这位皇帝好大喜功,又没有耐心,再加上兜里有钱任性。
“如果能集结五十万大军,或者可以成功,但关键并不在于将士,而在于粮草。”李靖解释道:“五十万大军,有一半需要控制辽西走廊的运粮路线,这仅仅是辽西地区,一旦深入高句丽境内,粮食的运输就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