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听从叶丑的安排,首先到百宝阁,将自己仅剩的七点宗门贡献换成了灵石。
加上剩下的那一枚灵石,这七十一枚下品灵石便是他的本钱了。
“然后呢?”
周游在识海问道。
叶丑指了指山外说:“自然是先去山下的坊市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漏可以捡。”
刘靖当日给他的信息中,就曾提到这坊市。
每个大型的宗门的山脚,往往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座坊市,也有些干脆就是宗门亲自建立经营,比如玄灵宗旁边的这座就是。
坊市管理者会向摆摊的摊主收取一点灵石作为摊位费,而玄灵宗在坊市中开的商铺也可以从散修手中收购需要的物资。
这种坊市主要的作用是,让那些南来北往的散修和宗门弟子互通有无。毕竟,百宝阁虽然宝贝不少,可总会有缺漏之处。
周游按照记忆中刘靖的描述,在一片苍翠竹林围绕的峡谷中,找到了坊市的入口。
市场上颇为热闹,散修们操着各地口音的官话,吆喝着售卖自己带来的宝贝。
“这老头画的鬼画符,灵纹散乱,简直就是一堆废纸。”
“这姑娘采的灵药药性倒是不错,可惜就是年份太浅,不堪大用。”
“这是什么?品质这么低劣的天星沙烧出的阵盘,也好意思拿出来卖?污了我的眼睛!”
周游一路逛,叶丑就在他的识海一路嫌弃的指摘着路边的商品。
周游以手扶额,无奈道:“这些都是和我一样境界低微的隐元境散修,带来的东西哪能入你的眼?不过这制符、炼丹,甚至阵道,难道你都懂?”
“略懂。”
叶丑的话虽然谦虚,可那口气听起来可是颇为得意骄傲。
周游问道:“刘靖师兄曾跟我说过,通百艺不如精一艺。可为什么你却分心多术?这两种态度究竟哪种是对的?”
叶丑不置可否的说:“两种都是对的。对于那些修行天赋不足,时间拿来修行都尚且不够用的人而言,自然是要专精一艺,贪多嚼不烂。”
“可是对于那些天资精绝者,时间对他们而言本就充裕,自然可以多涉猎一些。”
周游问道:“那你当年是什么灵根?”
叶丑一边借周游的五感扫描着路边散修的商品,一边回答道:“我?马马虎虎吧,按你们这分类应该算仙品灵根。”
这回轮到周游吃惊了。
“仙品?真的假的?这玄灵宗多少年都未必能收到一个仙品灵根的弟子。”
叶丑不在乎的说:“换了你是仙品灵根,有更好的仙宗任你选择,你会来这么一个二流宗门么?”
周游想了想也是,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认知自然会出现偏差。
叶丑又说:“而且禹州在九州中地处偏僻,修行势力本来就是末流。传说中土神州的修行大宗门,入了参天之境的镇界大修也不是什么稀有的存在。比所谓仙品灵根更强大的天赋也是存在的。比如各种真灵遗留在人间的传奇血脉。”
周游听叶丑讲述这些平常听不到的信息,颇有些向往。
如果有一天能踏遍九州,见识那些传说中的真灵,又将是何等惬意的一件事。
一声轻吟打断了周游的幻想。
“这一罐点睛砂虽然不算什么高级的灵物,纯度倒是极佳,颇为难得。小鬼,上去问问多少钱!”
叶丑不容置疑的吩咐道。
周游也不计较他的语气,指着一罐泛着金光的细砂问向摊主。
“这罐点睛砂怎么卖?”
这点睛砂他之前在炼器殿当搬运工时见过,储运灵力的性能很好,既可以拿来做炼器时的添加物,也可以用作书写灵符的灵质。
售卖者是一位身材矮壮的中年男子。
见周游指着一罐泛着金光的细砂问价,那矮壮男子小声嘟囔道:“原来这东西叫点睛砂......”
直到此刻,他才知道自己在卖的是什么。
这往往就是散修的常态。
没有师承没有宗门,修行界的事物全得靠他们瞎子摸象一般,慢慢的摸索。很多时候他们见到有灵气的东西就会收集起来,日后有机会再了解这些东西的用途。
“这位小兄弟,你看着给吧。”
这矮壮汉子倒是耿直的有些过头,竟然让周游自己出价。
叶丑在识海说道:“这汉子估计不知道这东西的用途和价值。这罐点睛砂的价值在五十灵石左右,你把价格开低些!”
周游犹豫片刻,刚要报价,却看见矮壮汉子头顶的帽子一动一动的,似乎有什么活物在其中。
帽子被顶开,一只模样喜人的小猴子蹲在汉子的光头上,眼中透出一道奇异的光,好奇的望向周围的世界。
“这个是?”
周游指着小猴子问道。
矮壮汉子连忙摆手道:“这个不是商品,不能卖的,再多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