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李由救驾来迟,请公子降罪!”
李由跪在扶苏面前,拱手行礼,态度放的很低。
“李由,你能带兵前来,我很高兴。”
李由:“......”
“平身吧!”
扶苏伸手虚抬,随后,意味深长的问道:
“李由,今夜的事情,如何向始皇帝陛下汇报,心里有数吧!”
“这......微臣愚钝,望公子指点一二。”
李由有些迟疑了。
这是大秦帝国内部的权力纷争。
一个是在朝野有着很高名望的皇长公子扶苏。
一个是深受始皇帝陛下喜爱的十八世子胡亥。
风平浪静的海面下,早已经是暗流汹涌。
稍有不慎,就会被暗涌吞噬,死无葬身之地。
他老爹,当朝丞相,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在他的眼中,只有利益。
选择与赵高联手,对付皇长公子扶苏,只有一个原因。
利益高于道德!
和赵高联手,除掉公子扶苏,扶持胡亥上位,对他现下的官位有利,对他手中的权力有利。
所以,倒向胡亥那一边,也是能够理解的。
都说知子莫若父。
可又有谁知道?
知父莫若子。
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前的公子扶苏,明显是被儒家那帮腐儒忽悠瘸了。
对儒家那套,深信不疑。
他老爹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李由不觉得意外。
但是,现在的公子扶苏。
变化太大了。
朝野所有人都被公子扶苏误导了。
甚至,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杀伐果断,武德充沛,一言不合就单挑一群的无敌气概。
绝对是始皇帝陛下心中,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
现在换船,还来得及.......
李由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心。
等此间事了,定要连夜书写家书回去,劝导父亲不要误判了形势,葬送了李家的未来。
扶苏眼神微微眯起,看来今夜的事情,对李由的冲击很大。
这倒是意外的收获。
扶苏紧了紧披肩,遮住胸前被剑气撕开的衣袍,语重心长的说道:
“上报始皇帝陛下的奏折,自然是要真实,有理有据,方为臣子本分。”
“在大秦的土地上,在这一郡之首府的汞阳城内,竟然发生了如此恶劣的大规模暗杀事件。”
“你这个郡守难辞其咎,好在及时察觉,并立即率军前来维稳平叛,将这一干恶徒及时擒下,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升级。”
“这样的话,郡守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既要简单明确主题,陈述事实,再将此事定论,哪怕是赵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赵高会承认是他派的杀手吗?”
“不会,赵高还没有那么蠢。”
承认,意味着什么?
扶苏清楚,李由也清楚,赵高更加清楚。
他们这些动作是想干什么?
造反吗?
身为大秦的中车府令,身为大秦最熟悉大秦律法之一的赵高,会不明白,其中的后果?
或许,正是因为太清楚后果了。
所以,赵高才要不留余地的置扶苏于死地。
扶苏的话,李由听明白了。
这是在逼他站队了。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他们李家是选择跟赵高一条道走到黑,还是选择他这个皇长公子。
路已经在他的脚下,该怎么选?
真·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按照扶苏的意思起草奏折,必然会将赵高得罪死。
不按照扶苏的意思起草奏折,那扶苏必然会提前送李家上路。
以前的公子。
温文尔雅,待人和善,或许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但是,此刻的公子。
李由很确定。
扶苏能够做得出来,而且还能把事做绝,不会给你翻身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公子扶苏。
李由觉得后背发凉,心肝俱颤,说起话来,都带着颤音。
“诺!李由定不负公子嘱托......”
“诶!李郡守你可不要乱说,否则别怪我告你诽谤啊!”
“公子扶苏在北古大营戍边,怎么可能出现在你治理的地方呢?”
扶苏的脸皮,那是相当的厚,完全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李由嘴角疯狂抽搐,公子这是不打算给老李家留退路了啊。
“李由蒙始皇帝陛下信任托付,添居一郡之长,肩负军政大任,牧养百姓之责,自不敢有所懈怠。”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