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黄河到开封的一路有300多里,此时一身材高大的壮汉重新用力背了背背上的包裹说道:“我说王寅,你说圣公他这次派咱们来乱开封,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在他身旁,一三十多岁读书人模样的男子回道:“那要看咱们到底想要做到什么程度了,直接攻克开封城,就凭咱们这500人是做不到的,不过给城中的皇帝老儿添些麻烦倒还不难。
石宝你还记得圣公来之前对你说过什么吗?”
“记得,说让我这一路都听你的,少喝酒多干事,不过圣公怎么突然打起了开封的主意了?”石宝哈哈的笑道。
王寅看了一下开封城的方向:“据我们在东京汴梁的眼线报告,现在开封粮仓内储粮不过一万石,到时候如果这些灾民吃不上饭,必然会发生暴动,我们那时可以趁乱煽动他们攻城,吸引其他地方的兵力驰援开封,这样我们就可以趁着其他地方兵力空虚多下几个城池”。
“最近有传言说,圣公想要攻打杭州,是也不是?”
“圣公用兵出神入化,又岂是我等能妄加猜测的,不过看这些天的兵力调动,似乎真的是为了攻打杭州做准备。”王寅说道。
“那感情好,我早就听说杭州出美女,如若真下了杭州,我石宝定要娶几房大户的小姐耍耍”石宝说道。
王寅听此鄙视的看了他一眼,笑着摇摇头没再说话。
此时的开封粮库,看粮官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赵构已将桌上的茶杯茶碗全部摔碎,面色发青的问道:“粮食呢?粮食都去哪了?”
“小人不知。”
赵构走到那人面前,一脚将那人踹翻:“你不知?你是看粮官你竟然说你不知道,你看这账目上写着,这库中应有八万石存粮,为何现在不足五千,剩下的都上哪里去了?”
“王爷恕罪,小人实在是不知啊!”
“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来人给我将其押回开封府,各种刑具都给他上一遍,我就不信撬不开他的嘴。”赵构将粮库的账目一把摔在地上怒声道。
“王爷怎会生如此大的气?”一气定神闲的声音悠悠传来。
盛怒下的赵构转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却见太师蔡京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粮库粮食有失,我怎能不生气”赵构回答道。
蔡京看了趴在地上的看粮官一眼道:“王爷即使把他打死,他也不会知道那些粮食去了哪里。”
赵构听此眉头一皱:“难道太师清楚这件事?”
蔡京缓缓的从袖中掏出一本账目递给赵构,后者将其翻开,看了两眼便令左右退下。
这时蔡京缓缓开口:“元亨33年,官家为修万岁山,因为修缮工费不够,取开封粮库中存粮两万石变卖,这才使得当年万岁山能够修成。
元亨34年,官家想要再去泰山封禅,沿途费用紧缺,再卖粮库中粮食1万五千石。
元亨35年,官家以为万岁山内布置单调,要在其中建起三座恢宏的道观,而且搜集天下奇珍异兽,再卖粮食一万石。
……”
“好了,你不用说了。”赵构阻止了他的发言,他万万没想到,造成这粮库亏空的,竟然是自己的那皇爷爷。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件事?”赵构问蔡京说。
蔡京整理了一下衣衫拱手道:“城内粮食空虚,灾民必然有变,还请王爷为了满城百姓的安危调兵拱卫京师。”
“调兵来又能如何,调了兵来就有粮食了吗?”赵构有些歇斯底里。
蔡京却平淡的说道:“王爷,死人是不需要吃东西的。”
他这句话一出口,赵构一时愣住了:“疯子,这是你一个当朝太师该说的话吗?”
“还请王爷早下决断!”蔡京再拱手。
赵构木讷的跌落回椅子上,目光空洞的看向天花板道:“你让我再想想!”
汴京的皇城内,太子赵佶用黄布蒙住眼睛,正在与几位美人嬉戏。
开封城内的各大酒肆、茶馆、妓寨热闹非常,许多文人才子在其中吟诗作对,好不热闹。
此时赶往开封汴京的路上,面黄肌瘦的人们正在木讷的向前走着,他们有的有时还会低声抽泣上几声,而更多的人早已麻木,只是跟着大部队随波逐流而已。
就在这纷繁乱象之下,李紫烟的50个施粥铺已经在城外悄悄搭建起来了,而且已经让先到的一批难民吃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粥饭。
此时的开封府尹赵构漫不经心的走在城墙之上,他回想起刚才太师蔡京所说的话,现在还有些毛骨悚然。
不过现在自己手头无粮,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正在他漫无目的瞎逛之时,一抹熟悉的倩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底,他努力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此时李紫烟和竹儿也正在负责一个施粥的摊位,摊位上用油漆写着青苗社三个大字。
虽然李紫烟在本地又招了一些员工,但好像人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