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危险逼近(1 / 2)

徐河清一脸认真问徐海晏:“大哥,为啥爹娘自己夹菜那么开心?”

“不知道。”徐海晏正咬着包子呢,闻言看了看阿爹阿娘,然后摇摇头说。

“为什么阿爹也不给我们夹菜了?”徐十遇也凑过来问道。

“咱们自己动手,丰衣什么来着?”徐海晏努力想之前学过的成语。

“丰衣足食!”徐十遇道。

“对,丰衣足食!”徐海晏说完自己夹了一筷子番茄鸡蛋。

徐十遇心道,丰衣足食好像不是这么用的。但是不管了,再不吃就要给哥哥们吃完了!

李南歌看着孩子们吃饭很香,心道,果然孩子多不用哄,自己就吃得香。

“今天村子里的鸡苗鸭苗都给领完了,猪崽倒是剩下挺多。大队长寻摸着明天要去镇子上拿一些鸡鸭苗回来。”徐讳说起道。

“鸡鸭苗的周期短一些,而且主要是鸡鸭成熟后下的蛋可以自己留下。这点倒是挺有吸引力!”

“是啊,这鸡苗鸭苗最长时间三个月就得交回去,要不然还真怕大家把鸡鸭苗扣下来生蛋用!”徐讳说。

李南歌点头,林小河能考虑这么周全,估计头发没少掉吧,当个大队长也真是不容易,特别是在这种地理位置偏僻,又民风彪悍的地方。

“那队长有没有开其他产业的打算呢?”李南歌问道。

“应该是有这个想法,只是还没有想好办啥,除了养殖业,其他产业不得要技术?眼下咱们最缺的就是技术员了!”

这年代缺物资,也缺人才,要不然上回修水渠的时候,怎么费老大功夫也等不到技术员。

“那也可以试试容易点的产业,比如蘑菇啊。这对技术要求倒不高,找本养殖的书看看,将温度湿度这方面控制好,出菇也不难。最重要的是基本不用啥机器。而且山上咱们就可以找到菌丝。在产出上,新鲜的蘑菇可以晒干,也可以做成蘑菇酱,这样耐储存。”李南歌说道。

不得不说这产业可以说是李子村当下不错的选择。

“现在天气正旱着呢,这个湿度估计有些难度!”徐讳说。

“可以挖一个地窖,只要做好通风的问题,其他倒也没啥。”

“那这个通风怎么解决呢?”

李南歌想了想:“前几天我刚好看过一本书,书里面讲的是咱们可以在地面建一个火炕,然后将火炕底部还有地窖底部沟通起来,建一条通风管道。火炕一烧起来,燃料的热风上升就会抽走地窖里的风, 产生负压就会吸进地面的空气形成流动的空气流。这样通风的问题就解决了。”

徐讳认真想了想说道:“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回头跟村长说一声。”

李南歌将事情说完,心里轻松了不少。希望村长快点将蘑菇产业办起来,周小红她们也能多一个选择的空间。

吃完了晚饭,一家人在门院子里纳凉,晚风徐徐,吹着送来了清爽的风。

“来,孩子们。”李南歌道。

几个小孩闻言赶紧围绕过来。

“阿娘要检查作业吗?”

“作业晚点再说,现在来教你们背口诀。”

“啊,还要背东西!”徐河清拖长了声音说。

“先背一背这个,背好有奖励。”李南歌说着在本子上抄了一句口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乡。

“就这个,你们去背诵吧!”李南歌将几个孩子打发去背书。她忽然明白老师在讲抄写并背诵原文的乐趣了。

其实不管以后当不当中医,用传统文化来当启蒙教材也是不错的,增加点常识也好。

前段时间,她发现四丫喜欢哼哼歌,于是就将教她一些歌谣,教她拉拉筋做一些形体训练。

徐河清之前跟郑甲齐接触过,敏感地觉察到这一些跟中医有关,背得尤为认真,只是不多时就跑过来,拉着李南歌问道:“阿娘,郑爷爷呢?好久没看到郑爷爷了,咱们能不能去见见他?”

“小孩子说错话,百无禁忌!”李南歌赶紧说道,然后牵起他的手走到了院子里,然后指着天上的星星说道:“你看到那个星星了吗?”

徐河清点头,疑惑地看着自家阿娘,点点头。

“你郑爷爷呀,他变成了星星,回到天上了呀!”李南歌哄道。

对于太年幼的孩子来说,生死这个问题总是过于沉重,不如用一些美好的话来替代。

徐河清信以为真,黑亮亮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天上的星星。

“我以后也会变成一颗星星吗?”他问。

李南歌闻言差点绊倒,然后才说道:“会每个人都会,阿爹阿娘以后也会变成星星!”

“那为什么有的星星比较大,有的星星很小?”他继续问。

李南歌想了想说道:“我们在人世间的贡献越大,活得越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