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闲心杂谈(4 / 5)

个盗亦有道的人,只要一个人还讲原则,那么他还有救,如果失去了原则,要么是解脱了,要么是无可救药了。

到如今,我的身体、精神都已经疲惫不堪,很多想做的事已经不能去做,很多能做的已无心去做,我故意让自己疲惫,故意去消耗精神,在这期间,不停的去体悟,我也有自己的脾气,我也会任性,我想把一切都交给天去决定,天没有阻拦,我就不停,天让我停时,我就会休息,至于去做什么,只要不违天意还不是任我自去。

很多人羡慕我的自由,而我也是常常笑意印在脸上,我不会做假表情,心里是怎么样,身体就是怎么样,心难受身体也会难受,身体难受,我却能心里高兴。有时候我也会喜欢自己身心的这份感受,如果放开了一切,我想我还会是那个洒脱不羁的少年,走在一个人的路上,路过千万人的身旁。

把精神消耗的太多,现在已经添了几分沧桑,我不愿拖着衰弱的躯体烦劳别人,从此以后,我也会开始好好修养,愿意修真的人,应该用真心去做事,去面对任何事,修行的人,不要把功法看的太重,不论任何功法,那待人接物的心才是最根本的。

回想过去,我用真心去面对一切,不论别人如何,我都真诚面对,十六岁时,我看到自己的心已是千疮百孔,痛如刀绞,直到沁入心脾,气质重生才完好起来,那时候心是透亮的,好比晴空圆月时的感觉,很喜欢,很喜欢。

不知何时,我已经忘了心是什么样子,再也看不到一种感觉,心是什么样的啊,真的忘了,我看不到自己的心,正如看不到别人一样,但我心底的种种却在眼前,正如众人心中种种在眼前一样,这才是真心的样子啊,真心是无心,明心虽好,尚有依靠,破碎虚空,无心可依,安止即心。

从以前到现在,我都是这个样子,我傻过,也痴过,迷过,狂过,傲过,躁过,爱过,恨过,哭过,笑过,动过心,用过情,也伤过心,失过情,得意过,失意过,改变过,回首过,恋过,忘过,百感交集,都在这颗心里,不知该怎么说,是不是该问一声:我好吗?

我好吗?好到了哪里?恐怕没有那么好,我伤过人,伤过别人的身,那血淋淋的场面至今犹新,伤过人心,那痛入骨髓的感觉叫怨、叫恨,至今也数不清被多少人多少众生怨恨,那时常煎熬的痛楚让我记得自己曾伤害过人,叫我不能心安。

后来我安心的默默承受,放弃了抵抗,生生的体味那些痛,精神损耗之后,那种感觉益增,从身体渗透到心底,我有多种方法可以消除这些痛,但却不用。我好恨,恨自己太不懂事,哪怕生不如死,我也甘愿受之,到现在,或许是煎熬惯了,或许是苦尽甘来,痛越来越少,而我能动心的事也越来越少。

忏悔,我也常常在心底做,或许是认真改过,或许是上天庇护,或许是众生饶过,心和身体都很安稳,虽然损耗了精神,但却不伤根本,很多人又要问为什么。因为心、精、神、身体,这四个都凝合而又独立的存在,就算我在精神清醒的最后一刻,心还清楚自己,就算身体坏了,心还是能认清自己。

到如今,我只能保护好自己,帮不了人,也不知该怎么去帮,世上的人大多是物质条件上的问题,我解决不了,精神上又都有自己的寄托,也用不着我,思来想去,倒不如安安心心的修养自己,不求帮别人的忙了,只求不拖累人吧。

写了这些,恢复了些许精神,不免多说几句,修行的人,用心去做事就是修行,身体上的功夫容易来,心境心性上的功夫才是最难得来的,那才是一得永得,至于修真的种类和门径倒在其次,修仙与修道是两回事,得道的人未必成仙,成仙的人未必得道,好比证悟大菩提的未必证果,证果的未必能悟大菩提,修行的境、行、果,种类很多,不清楚的也不要去迷信就好。

游历中倒是有可笑的事情,在此略提,有的人今生才修了二三十载就以为自己很高大,观其宿命累修不过尔尔,而累世修行依然不得正果正法,可见用心程度如何,而这类人却偏偏喜欢被人夸赞,夸一句就心里美滋滋的,多捧几句尾巴都上天了,难道忘了宠辱若惊这个词语了?

还有很多人,被幻境所迷,自以为是天上下降人世的人,自以为记忆起了宿命前世的身份,这些人都是被幻境所迷的,甚至还有许多人因缘相近,在幻境的象所见一般无二,这些人就更加迷入幻中了,有的人是自修入幻,有的人是依修入幻,有的人是被牵入幻,或是自招,或是偿债,或是妄想,终究不得正真。

再次说修仙和修道是两回事,不太冲突的两回事而已,成仙只是变成了某种人,得道却是得证至真妙理,一个高超的身份和至高的智慧,是不可比量,比如一个是帝王的座椅,一个是帝王的成就,平常的修士先求一个座椅,然后才去做帝王,高明修士直取真谛,不假余物,菩提道修行也是这样,所以你有所证,有所境界,不可自以为是,自以为高,便离了真谛。

虽然给别人这么说,但我自己心里是没有这些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