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八章 一封信,和一个故事(1 / 2)

宋无拿起地上的木板。

是一封信。

他师父留给他的信。

上面写道。

阿无,你同为师修炼十二载,如今小有所成。

得此玄关一窍开,日后修行之路,要你自己走下去。

如今你也该下山了,为师应了你父母,待你十八成年,许你回乡。

你如今之道,在红尘,在世俗。

为师能教给你的,也都教的差不多了。

至于为师去了何地,不必寻找,时候到了,自然会见到。时候不到,你若寻找,也见不到为师。

还有,下山之后,切记,要以匡扶正义为己任,降妖除魔,本就是我修道之辈的职责。

为师能有你这个徒弟,很满意,真的很满意!

虽说调皮了些,可心性上佳,为师也不怕几出去惹出什么祸端。

更何况,下山之后。你要记得,你还有师父在,切莫让自己受了委屈。

一块木板,短短百字。

宋文在看完之后,不知什么时候,泪水已经落下,落在木板上。

“嗯?为什么我哭了呢?”

“为什么,我这心里,怎么难受呢?”

“原来,我这个便宜师傅,在我心中如此重要吗?”

是啊!

很重要!

在自己濒死之际,被师父所救。

入道,上山,悉心教导十二载。

虽无父子之实,可这期间情感,比亲父子也不遑多让。

宋无坐在老树下,那是他师父曾经打坐的地方。

拿着木板,目光呆滞的看着悬崖下的云雾。

过了许久,太阳消失不见,已经是满天星辰。

宋无才缓过神来。

下山的路还是一样的,只不过,宋无的脚步,没了来时的轻快。

回到道观里。

宋无没有休息,也没有打坐。

就看着他居住了十二年的小道馆。

这里的一切他都记得。

墙上的裂纹,高矮不一的桌角。

盖了十二年的被褥。已经因为时常清洗变成了薄薄的被单。

和那个每当冬天,一燃起火来,就会冒的满屋子烟的火炕。

练功用的水桶,师父捆他脚的藤条。

和常年站桩打坐,在地上留下的印记。

看着眼前的一切,宋无拿起自己编的小扫帚。

开始清扫,每一处角落都清扫的很仔细。

等一切都打扫完之后,宋无卷起了一个小包裹,里面只有几个,米饼,和两个石杯。他什么也没有。

浑身上下,最重要的,就是他师父给他刻的一块小牌子了。

做完这一切,宋无来到主殿。

看着祖师爷的神像。

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

然后锁好道观的大门,就出去了。

行走了一段路程之后,一片空地出现在宋无面前。

哪里有这一个个的小土包。

里面埋葬的,是英雄!

“各位,小道又来看你们了。”

“不过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小道马上就要走了。”

宋无对着面前的小土堆说完。

一阵阴风吹过。

再看,一道道身影出现。

为首的,正是那个半个脑袋的男人。

“呦!阿无要走了?”

“那老牛鼻子呢?他咋没来?”

男人说道。

宋无听着男人的话,也是无奈的站在一旁笑了笑。

这人和自己师父关系很好,至于好到什么地步,宋无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宋无也不知道。

反正他叫自己师父老牛鼻子,自己师父从来没生过气,还有说有笑的和男人聊天。

“前辈,我师傅也走了,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

宋无回答道。

“哎还!这老牛鼻子,走也不说来看看老子,亏的老子还天天念叨他。”

宋无一听,在心里暗暗想道。

你那是念叨我师父吗?你那是念叨我师父给你带的酒了。

可想是怎么想,说不能这么说。

“前辈,您和我师父,是如何认识的?”

宋无岔开话题,开口问道。

男人稍微思考了一下。

然后开口说道。

“其实也很简单,当初不是打鬼子吗?”

“咱们装备不行,单兵作战也是打不过人家,这可不是开玩笑,当时人家那个刺刀,质量比咱们那个大刀好了不知道多少。”

“没办法,只能打游击,我们一个团,就跑到了这深山老林里面。”

“可来事是来了,鬼子也杀了不少。”

“可这鬼子坏啊!一把大火烧了半个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