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猴版八牛弩(1 / 2)

此时的葛从周早已从江淮战败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他感觉自己又行了,整个人也飘了,手里也能握住刀了。

此一役他发誓要一举拿下邢州,如果能阵斩晋军悍将李嗣源,那么重回梁军战力排行榜第一则不再是梦想。

在整个梁晋争霸的过程中,截止目前他与李嗣源总计交手了五次,战绩三平一负一胜。胜的就是这次,二人统带的都是双方的精锐,结果就是他一战把李嗣源打的退缩邢州城,不敢轻易的露头。

望着远处遥遥在望的邢州,葛从周十分轻蔑的冷哼了一声,冲着身旁的副将说道:“吩咐下去全队加速,腾出一部分人手去帮一下后面的楼车、对楼天桥,千万别让他们掉了队,争取天黑以前拿下邢州,我要在城内的府衙过夜,记得.....”。

“嘭....”,就在他志得意满准备在邢州过夜的时候,突然,一条黑影在他身旁两丈远的地方一闪而过,随之一股劲风,仿佛将梁军吹“散”了一般,残肢断臂四下迸溅了开来。

“谁呀?咋地了?....”,葛从周抹了把腮帮子上的血珠,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问了一句。

紧接着他才反应过来,好像....也许....可能....,应该是对面的晋军,向着自己这边放了一支“暗箭”。

想明白这点的葛从周顿时就暴走了起来,“绞车弩”嘛,很稀罕吗,咱也有啊!但问题是自己距离晋军还有二里地呢,天下哪有射的这么远的弩车啊!

我这边还没列阵呢,你就放箭,这.....这分明就是不讲武德嘛,望着一地的碎肉块,葛从周下意识的喃喃道:“大意了,没有闪躲吶....”。

身为统兵大将,最主要的能力就是临机决断处理突发事件,所以葛从周只是略微愣了一下,然后高举手臂大声吼道:“全体加速前进,于邢州城下列阵,攻城!”。

在他看来偶尔一支“踏橛箭”能够飞得如此之远,也属于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范围,谁家过年还不吃回饺子呢,不过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这回的“饺子”属实大了一些,而且还特别的多。

~~~

李存勖之所以有底气敢于野外迎敌,是因为这厮把军中制式的绞车弩,做了一个全面的升级,直接改进成了广大穿越众喜闻乐见的“八牛弩”。

其实在大宋澶州之战里射“爆”萧挞凛的八牛弩,就是在唐军绞车弩的基础上升级迭代的。而李存勖不过是将让这个传奇提前个几十年问世而已。

因而他在跟李嗣源介绍时,自己口称“八牛弩”,而李嗣源不知是没听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仍将这个东西认作了绞车弩。

不过李存勖可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加入了相当多优秀的创意,至于为何不是完全复制八牛弩,原因很简单,他特么也不会呀!

他只是知道八牛弩又叫三弓床弩,既然名字里带着“三弓”,那无非就是多加几张弓而已嘛。

可惜想法很好,但现实却很打脸,当他把三张弓并联上去后,弩车的车架便毫无悬念的碎掉了....碎掉....掉了,崩飞的木屑几乎是擦着他的耳朵激射出去的。

明显是车架的结构不给力,其有效载荷远远承受不了三张弓齐开的应力和张力。不过,既然是材料和结构方面的问题,那就好办了,直接换材料重新设计也就是了。

首先是更换材料,讲真,这方面还要感谢“大总管”张承业,要不是他夜以继日的,在河东到处建小高炉大炼镔铁,李存勖还真不知道该去哪里,解决八牛弩的材料问题呢。

由于技术和方法的原因,张承业炼出的镔铁也就是钢,根本就不达标,拿来造火铳一枪一炸膛的,结果就是火器虽利就是太费人了。但造不了枪不要紧,拿来造空心钢管还有三角钢什么的,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于是李存勖就如同回收废旧物资一般,将这些废钢统统打包送进了匠作营,重新回炉后大量的做成了三角钢,还有部分空心钢管。

材料解决了以后,他便吃住在了匠作营,与工匠们一同对拆解开的绞车弩,进行了优化设计。

感谢初中物理老师和几何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很快第一台猴版“八牛弩”的样车就成功下线了。

李存勖在这架八牛弩上,大量的使用了可拼装的钢制组件,在各处的连接部位上,是能钉的钉、能铆的铆,甚至他还做出了大号的螺栓用以固定关键部位。

另外他还将原来用于张开弩弦的单滑轮,改成了多齿轮联动,最后再配上一个摇柄,使得原来要几十人操作的绞车弩,精简到仅用五个人便能轻松操作。并且将射速由原来的一炷香三发,提高到了六十息一发。

至于射程嘛,八牛弩的最大射程在千步之外,绞车弩就比较可怜了,只有区区的七百步,而李存勖这个就牲口了,竟能达到惊人的三千步!就是准头就没办法保证了。

不过打了对折后,猴版“八牛弩”的有效射程也有千步左右。对于如此划时代的大杀器,李存勖不仅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