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买山(1 / 2)

名字起好,洗三就进行得顺利多了。

在县城里举行,也就自家人一起庆贺庆贺,再吃顿饭就行,简单省事,也不用分男人席女席,大家围坐一桌才亲热。

洗三也不用再请个吉祥姥姥过来,张氏抱着孩子就行。

形式虽然简单,礼可不减薄。老二手里有了一百两银子,老三本来就是大户,两个人去银楼各打了个小银锁,也花不了几两银子。

老四和老五一看哥哥们都打了小银锁,俩人一合计,便合伙买了个。

福霖知道了也预备上一个。

等洗三的盆一端上来,张氏嘴里说着吉祥话,宋义取出个小银锁投进水里,接着从宋老大到福霖,一一放了小银锁。

数一数,盆里居然有六个银锁!

红霞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当初他们家大宝出生时,可没这种待遇!

见大家都放了东西,张氏举起棒槌搅动水波,嘴里念念有词:“一搅……”

“等一下!”宋老三忽然喊了一声,通红着脸探手入怀,又掏出一把银锁扔进水里,道:“婉娘给的。”

宋老四怪模怪样地“哦”了一声。

张氏继续念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此时水也不热了,张氏略沾了点水点点天明的头、腰和屁股,令有一套词准备着:“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念完词,一张后被裹住天明,给他梳梳头,又用鸡蛋滚滚脸,再用葱轻轻打一下,这才算礼毕,可以重新抱到亲娘身边了。

趁这时候,大家帮忙拾掇桌面,宋老大则一头扎进厨房去做饭。

古代物产不丰,尤其平民的日常吃用,只要席面上有肉便是一顿好席面。宋老大这里最不缺肉,洗三准备的面也都擀好了,只要按照福霖讲的方法做炸酱即可。

黄豆酱是新做的,味道正好,油锅里下葱蒜与肉丝,再放上三大勺的黄豆酱,即成炸酱。

春天刚冒出的香椿芽、豆芽煮过一遍后收进盘里做菜码,正好中和满桌子的油腻。

谁也想不到,黑乎乎的炸酱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顿,福霖都忍不住回了碗,撑出一个鼓肚皮。

吃过饭,二喜的牛车到了,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锁,贺了宋老大一遍。

宋老大笑得见牙不见眼,请二喜吃过饭,这才带着宋家人回宋家庄。

福霖也跟着回去,跟着宋义和宋老二去买山。

到里正家里,二喜牵着牛车去了牛圈,宋义抱着福霖进了屋。

里正正在屋里剥花生,见人来了,笑道:“听说你们家又添了丁,恭喜呀!”

宋义把福霖放到炕上,笑道:“今天二喜带了个大银锁过去。这不外道了,哪里值得用银锁。”

“这是应该的,这一年由子时拉着,他没少挣钱!”里正放下簸箕,又拍了拍手,道:“你们来是有事吧?”

宋义指着宋老二说,“老二不是养兔子吗,现在兔子越养越多,我们寻思着买座山头,好有个养兔子的地方。”

里正惊道:“兔子这么能生?”

宋义道:“可不是!谁知道那兔子三四个月就能下一窝,一窝少的三四个,多的足有十个!这兔子有三四个月就能配种,这可不多嘛!兔子房挤满了兔子,再不换个宽敞点的地方,真养不过来!”

里正也是在老二手里买过兔子的,倒抽一口气,“怪道要买山,这兔子也全身是宝,兔屎能肥田,兔肉能吃,兔皮还有皮毛行收!”

宋义道:“唉,就是孩子们小打小闹,要我说,还是种地好,这兔子可不好伺候。”

里正点点头:“也就老二能吃苦,伺候得了。成,我给你们拿图你们先选个山头。”

里正起身下炕,宋义连忙去扶,目送他进里屋拿图去,跟宋老二道:“你自己也有主意,到时候再给福霖挑个山。”

宋老二恍然,怪不得今天一路上,福霖都在说附近的山头,原来也想买山头啊。

不过山头和山头也有区别,有的平缓低矮,有的奇峻挺拔,各有功用,只有问清楚要买山做什么,他才好给建议。

福霖道:“我想试着种一些药材。师父告诉我,我们学医不单单要学诊病开方,还要熟知药材,有些药材以次充好,全无药性,我想着不如尝试着自己种一些。”

宋老二琢磨一下,道:“我要买的山头不高,旁边的山也不高,相对和缓,离水源也近,不如就买我附近的一座山?”

等里正拿来地图,福霖研究了一下,那山虽然是小山头,附近却有数座差不多的无主小山,等将来还可以把这一整片买下,方便种植。

她便让爹买下宋老二所说的那座山,付了钱又对里正道:“里正爷爷,这周围的山可千万给我留着啊!我有用!”

里正笑道:“反正也没人来买,你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