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香獐子(1 / 2)

难得来山上一次,韩文忠又有心多带一带许世彦,自然不肯轻易下山。

许世彦呢,也觉得家里没啥事儿,不如在山里多转悠几天,保不齐还能遇见别的猎物。

就这样,三个人在山上住了下来,今天打两头野猪,明天遇见个黑瞎子仓,后天碰见一群鹿。

有韩文忠这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手带着,几乎不走空。

有时候走的远了,回不去看参小房,韩文忠也能找到山林间猎人留下来的房子,遮风挡雪住一晚。

第二天离开时,留下柴禾跟一些米粮给后来人方便。

“快来看,这是山驴子道,这附近应该有山驴子。”

这天,三人没带狗出来转悠,韩文忠看着雪地上一行脚印,把许世彦和韩立民招呼了过去。

韩文忠说的山驴子,实际上是本地人对麝的一种称呼,也叫香獐子。

香獐子长得有点儿像鹿,但体型较小,不论雌雄都没有角。

雄麝腹部肚脐后边有个香囊,囊内藏有麝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和香料,收购站收购的价格很高。

香獐子体型小,轻盈灵敏,善于跳跃。

不仅能自由活动在悬崖峭壁上,而且还能轻而易举的攀登斜树。

香獐子视觉和听觉都格外灵敏,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立刻就逃之夭夭。

而且香獐子经常会站在悬崖上瞭望,一旦发现天敌的踪影,或是猎人和猎狗,立即逃遁的无影无踪。

香獐子喜欢吃地衣和苔藓,冬季里爱吃松树、冷杉的嫩枝嫩叶。

所以多数香獐子都有固定的生活地,直到把周围的食物吃光了,才会迁移到别处去。

山驴子道,也就是香獐子留下的脚印。

粗粗看去,有点儿像小几号的牛蹄子印,仔细分辨,又有不同。

香獐子后腿比前腿长,奔跑的跳跃的时候,后蹄在前,前蹄在后。

许世彦低头在附近寻找,果然找到了一些香獐子的粪蛋蛋。

如果山驴子的粪蛋蛋表面光滑油亮,就说明这是刚刚排泄出来的,顶多两三天。

如果表皮已经变暗、粗糙,那就是半个月以前排出来的。

若是有的已经残破风化,那就是最少一两个月之前经过的。

有经验的猎人,能够通过足迹、粪便等情况,判断出猎物经过的时间,从而找出打猎的规律。

一看那粪蛋蛋,许世彦就知道,这群山驴子刚刚经过此地顶多两天。

韩文忠也发现了,于是领着许世彦和韩立民顺着山驴子道又往前走了一段。

远远的,好像传来一些声响,“幼……幼……”声音顺着风传来,断断续续时大时小。

韩文忠摆手,示意许世彦和韩立民藏到小灌木丛里去,端枪时刻准备着。

另一边,韩文忠用手捏住鼻子,腮帮子鼓起,也学着发出了“幼……幼幼……幼”这样的声音。

许世彦知道,这是韩文忠的拿手绝活。

学雌性香獐子的叫声,吸引雄性香獐子前来,也叫唤麝。

这个可不容易学,当初许世彦跟着韩文忠学了好几个月,才勉强学会。

韩文忠不仅会唤麝,还会用桦树皮制作号角,吹出声音来唤鹿。

这些手段,许世彦上辈子都学过,但是学的一般,偶尔好使偶尔不好使,所以他多数时候也不太用。

就在许世彦胡思乱想的时候,远处那“幼……幼……”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很显然,真的有香獐子往这边来了。

香獐子,多数都雌雄分居,每年冬季,都是它们寻找伴侣的季节。

雄性香獐子听见雌性的呼唤,就会应声大叫朝着呼唤声音的方向跑过来。

韩文忠继续呼唤着,远处树林里不时的传来雄性香獐子的回应,听起来,似乎数量不少。

韩文忠这时候也躲到了灌木丛中,端着枪准备,口中还不停的呼唤。

许世彦和韩立民藏在灌木丛后一动不敢动,目光从灌木丛的空隙中向外看去,随时留意外面的情形。

然后,就见到一群浑身长着棕色短毛的家伙。

长得像小鹿,脑门上没有岔角,脖颈两边排着一行白毛,四肢细长,短尾巴,两只又大又圆的耳朵,一双大眼睛。

香獐子天性机敏,竖起耳朵歪着脖,小心谨慎的四下打量,显然是在找雌性香獐子。

而这个时候,许世彦、韩文忠、韩立民三人,同时开枪。

一阵枪声响起,几只香獐子倒地,其他的受到惊吓,飞奔逃跑。

这东西跑起来特别快,一瞬间就没了影子。

韩文忠三人从灌木丛中钻出来,看了看地上倒下的四五只香獐子。

“今天收获不小,这东西,一个就能卖好几百,不比黑瞎子胆钱少。”

香獐子一般很少能遇见,即便遇见了,若是没有韩文忠这手段,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