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转移(1 / 2)

听完李云龙的安排,徐凡也是难得脸色阴沉下来。

三连在他手上,从一个只有两个人的班成长到如今的一个营规模的三连,其中离不开大家的心血和万家镇百姓的支持,换句话说,三连已经把万家镇当作了自己的家。

现在要丢下家逃跑,徐凡心中确实不好受,更何况在万家镇旁边的青山上还沉睡着那些逝去战友们的身躯,这些都是带不走的。

李云龙看到徐凡心情低落之后,将任务布置下去后,单独留下了徐凡。

“小徐,看你脸色,对这次转移工作你们三连任务很重,万家镇几百户人家的转移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

“确实,故土难离,即使生命攸关,肯定还是有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徐凡有些难受,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和知识甚至还拥有主角必备的金手指,但是对于现在种花家多灾多难的局势没有任何帮助,即使他知道鬼子没有几年蹦跶的活头,但是也无法安慰住慌乱逃命的人群。

李云龙拍拍徐凡的肩膀坐到他的身边,点上一根烟说道:

“小徐你知道咱老李当初的经历吗?”

听到这徐凡也是精神一震,虽然知道老李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但是对于李云龙之前的经历电视剧里确实没有详细讲过。

老李吐出一个烟圈,开始回忆起曾经的故事。

“咱老李当初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后生,可惜就是家里没钱没地,只能靠给地主家当佃户编竹筐过活,那时候的日子就是,睁眼干活闭眼睡觉,一年下来也就混个肚子饱,这还得看老天爷赏脸和地主家开恩才能勉强地活下去。“

“那时候,咱老李也就是打算这么浑浑噩噩过上一辈子,像普普通通的农民一样,种地做手艺,娶老婆生娃,让咱娃也这么过活,但是呀,那年大旱,地理粮食都绝收了,地主家还来催租,我爹我娘和我没日没夜地编筐子,最后地租还上了,老爹和老娘也给熬没了。“

“爹娘都不在了,咱老李也索性不种地了,就靠编筐子生活,直到那天在街上遇到了宣传的红军,听他们讲,咱老李才开始动脑子,咱们这么老实巴交的人为什么任凭地主剥削,都是两个鼻子一张嘴,为什么那些地主生下来就不用干活,咱老李就要给他当牛做马?“

“咱老李当时就把竹筐给扔了,直接参加了红军,认识了老丁和孔二愣子,那时候呀虽然当了红军,但是我们更多时候还是在挨打,后来打不过了,咱们就跑,果党那时候天上飞的,身后追的,对我们是各种围追堵截,但是咋老李跑出来了,那个时候咱老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老李常和你们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是那是得在狭路不是?现在咱们明明有着其他路不走,非要正面和人家硬碰硬,那不叫勇敢,那是傻。“

李云龙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显露出一种老狐狸一般的狡黠。

“有时候逃跑并不丢人,要是咱们现在留下了和鬼子拼死了,那些信任咱们的百姓不就白白让给鬼子欺负了吗?“

李云龙说完后起身拍拍徐凡的肩膀,就离开了会议室。

徐凡拿着李云龙之前递给的香烟,靠在椅背上点上了。

‘妈的,都来了这么久还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都忘了自己当兵是来干什么来的。‘

虽然徐凡都来到亮剑半年了,结识了不少的战友和兄弟,但是自己内心中一直隐隐把自己排斥在大家之外。

但是自己怎么忘了,抗战的胜利不是一部英雄史诗而是一部人民史诗,自己也不是什么拯救中华家于水深火热中的英雄,而是一名普普通通保家卫国的士兵,是这场伟大胜利的一员。

胜利只是最终的结果,中间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经历。

想通之后的徐凡,一口将香烟吸干净,掐灭烟头之后,第一次在这个世界里庄重地整理军容仪表。

刚已一走出会议室的房门,就听到李云龙的咆哮:

“好你个花和尚,又来偷老子酒!“

魏和尚提着两瓶地瓜烧从另一个房间里窜出,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则在后面撸着袖子拿着皮带紧追不舍,闹得院子里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最后,老李还是给魏和尚留了一瓶地瓜烧,回去的路上和尚揣着地瓜烧坐在车斗里嘀咕道:

“团长也太小气了,明明还有三四瓶就给俺一瓶,真是抠门。“

徐凡听完白了魏和尚一眼。

“要不是你自己在房间里就喝了两瓶,团长会只给你一瓶?而且说实话,我感觉团长现在能给你就已经很大方了。“

两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中,回到了万家镇的三连驻地。

回来后,徐凡也是抓紧时间召集全连的干部说明这次开会任务,也安排大家去帮助万家镇的老乡转移。

果不其然,听到这次要撤退,大家脸上都是闷闷不乐,这么长时间的驻扎让三连对于万家镇也都有了感情,不想就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