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凛冬将至(2 / 3)

丧尸文明 进化丧尸 5347 字 2022-11-14

厉害……

涂着数码迷彩的盔甲你敢信?

白雾从队列中蒸腾而起,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帽檐、围脖上面凝结着厚厚的白霜,随着战士们的呼吸化成滴水,可是还没等水滴落下,又被重新冻结成冰……

滑雪几乎成为了出行的唯一方式。一场接着一场的大雪落下,将整个大地渲染成晶莹剔透的白色晶块。寒风席卷着雪花从光洁溜溜的地面刮过,形成了俗称的“白毛风”……

稍微细一点的树枝纷纷被积雪压断,落在雪地里,支愣八翘的,平添了许多危险的“陷阱”。

老刘带领着一排来到了荒原之上,全体踩着雪撬板,用拖曳绳死死的捆成一溜儿,长途拉练的同时,还可以适当的侦察巡逻……

每天中午的阳光照射在白茫茫的大地上,短暂的温暖蒸发了积雪表面的水分,而在夜晚的低温下,这些“略微干燥”的积雪又重新冻结。反复如此,在积雪的表面形成了稍微有些硬度的硬壳,当地人管这叫“雪壳儿”。雪壳儿之下的积雪是松软的。有的地方雪壳可以承受人体的重量,可是背阴的地方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雪壳往往经受不住一个杯子的重量……

雪壳下面的积雪没人知道有多深,掉进去就是掉进雪窟窿里,十分的危险。

这是基地的后方,靠近湖泊一侧。老刘之前很少来这边,因为基地的大门和营地都位于基地的另一侧……

湖面已经完全结冰,厚厚的冰层足有一米以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放眼望去一马平川!什么也没有。

“行了,回吧,这地方鬼也不会来!”老刘扯着嗓子用全身力气喊道,声音却迅速的消逝在风里。老刘无奈,只好依靠着绳子带着大家伙儿回返。

今年的冬天真冷啊!

一排一边进行着拉练,一边将基地的周围走上几圈。老刘也总算是对基地的地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整个基地坐东向西,东面是一个大湖,不过距离聚集区还有一定的距离。估计是怕水生动物的袭击吧。别的不说,老刘就见过磨盘大的大蛤蟆,那大嘴——荷——吓人。就依照陆地生物的情况来看,水生生物的进化只会更快,更凶猛,个头更大……

基地的南北两面都是连绵的山岭,两道山岭由东向西逐渐靠近,形成了一个喇叭口的形状。而基地的的主大门就在西面,依托高大的树木城墙将喇叭口堵死。

虽然基地易守难攻,可是也等于是一个死地,绝地。

基地依托树墙,在隘口之后建立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城池!囊括了包括老城区在内的大片城区。城墙是以两层木头中间填充夯土的方式修建的,这么大的面积,要搁在古代没准需要个百万劳力耗费个六七年才能完成吧。不过在现代机械的辅助下,幸存者们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壮举!这令老刘佩服得五体投地,民族自豪感爆棚。

高大的城墙再加上城墙上面的忠勇军人们,才保证了整个基地到现在完全不受动物们的侵袭,能够在里面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城墙的外围挖掘着深达5米的陷坑,里面尖利的树桩林立,底部还铺有引火物。在向外围是深埋地下的拒马阵,密集得好似树林。拒马之间还缠绕着剪不断理还乱的铁丝网,地下则是严禁入内的地雷阵。

木、泥、砖混的塔楼在外围每隔50米一个,高度足有七八米!外壁光滑,进入需要从城内地道进入内部才能登顶,上设各种火力点,重机枪等。

上次的蜜蜂之战使得基地对防空也很重视。除了固定的防空机枪之外,还设有临时的移动防空小组,随时加强对空防御。当然,和防飞机不一样,主要的目标是各种飞鸟和昆虫。这些东西体积小,转向异常灵活。所以基地还改装了不少消防水枪,到时候喷油,方便火攻。

警戒的哨塔各方向都有好几个,最远距离达到了5公里!牵有固定的电话线,备有太阳能电池。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烽火报信!

整个基地防御以城墙为依托,周围墩堡林立,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大纵深防御集群。

邻近的山林每天都有巡逻队做固定巡逻,将零星的闯入动物全部消灭,小规模的兽群则直接呼叫炮兵!重型的榴弹炮可以在1分钟内打到任何呼叫支援的地方!现如今还没有能够顶住152mm高爆弹头的肉体!成群的也不行!

基地的防守就好像刺猬一般,将无数误闯进来的动物撕成了碎片。人类的威严在大炮的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

老刘听说基地的高层还在打空军的主意!

要知道春城之前可是国家重点空军培训摇篮,相信基地里肯定有现役飞行员的存在,只要有飞机,那么人类的活动范围将瞬间扩大无数倍!

“也许,下个任务就应该是军用机场了吧?”老刘暗自猜测。

顶风冒雪的一班队员们回到了营地,解散后,老刘赶忙回到宿舍,点起了炉火。

是的,炉火加火炕!没有了暖气的时代,这就是东北冬天最令人怀念的东北大炕!原本计划的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