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疑惑的看向李辰彦,重复着:“文化渗透...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他听得懂。
但是文化渗透李世民没有听懂。
其他朝臣也听不懂。
片刻后,李世民悟了!
他看着李辰彦疑惑道:“辰彦,你的意思是将我们中原文化传给突厥人,让他们慢慢认同中原文化?可如此作为真的能一劳永逸?
吉仁纳斯不就熟读我汉家文化,可骨子里还是流淌着突厥血脉。”
萧瑀更是不屑的看着李辰彦讥笑道:“异想天开!本以为你留下突厥使臣留有后招,不曾想就这?文化渗透,听着是好听!实则如同废话!
且不说我汉家文化博大精深,突厥人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单单就说突厥人的习俗、民风和我中原完全不同!再者,他们根本不认同中原文化,谈何学习?”
魏征看着李辰彦说道:“公子思维我钦佩不已。但公子的这个想法我实在不敢苟同。我中原文化深奥久远,我等终其一生学习都只知皮毛,何况是突厥人?
公子在朝堂三言两语带偏吉仁纳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长孙无忌点点头看向李辰彦说道:“我懂公子的意思,你想要同化突厥人以此达到长久的和平。只可惜,突厥人冥顽不灵,此计策怕是行不通!”
李靖一直在沉思,他抬头看向李辰彦说道:“公子,从汉起匈奴屡屡进犯我中原边境,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依旧是武力征服!对于突厥这等蛮族而言,只能用强大的武力征服!”
李辰彦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杜如晦和房玄龄。
他想要看看后世留名千古的‘房谋杜断’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房玄龄一直低头思索。
杜如晦陷入沉思。
这时,高士廉突然看向李辰彦说道:“公子,你暂留吉仁纳斯是想让教化他,让他返回突厥后慢慢同化其他突厥首领?只要突厥首领传令他们草原子民学习我中原文化,假以时日,并非不能做到文化渗透!”
李辰彦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高士廉。
他对李世民这位国舅刮目相看!
虽然高士廉没有全部猜对,但能有这个觉悟已经非常难得了。
不愧是能培养出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之人!
就在这时,房玄龄的眼神突然一亮!
他似乎有点猜到李辰彦的想法了!
房玄龄惊诧的看着李辰彦,张张嘴还是什么都没说。
李辰彦心里叹息一声。
房玄龄善于谋略。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论谋略无人能出其左右。
唯一的缺憾就是优柔寡断!
或者说独善其身老奸巨猾,凡事只想圆滑的处理。
所以他需要杜如晦的辅佐!
因为杜如晦非常果断!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猜到了李辰彦的计划。
他看向房玄龄恼怒道:“房乔,直说无妨!”
这时。
杜如晦突然抬头看向李辰彦震惊不已,甚至是惊骇的眼神说道:“公子...你...天呐!你这个想法也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你是要一直扣留突厥颉利教他接受中原文化,甚至是让颉利成为我大唐女婿,同时我大唐派遣使臣代表颉利前往突厥,借名‘两国风俗交流’,让汉家文化彻底传至突厥实现公子所谓的文化渗透。这个计划...公子的思绪太过...”
杜如晦依旧惊骇着。
这时,李世民也想到李辰彦真正的意思了。
长孙无忌等臣子都猜到了。
他们纷纷低首。
尤其是萧瑀。
他深深的看了一样房玄龄和杜如晦。
一直以来他和房玄龄、杜如晦向来不和。
但此刻,他不得不说,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眼界格局不是他可以比拟的。
大唐内政,杜如晦、房玄龄不如他。
但治国方针,战略研究他比之房玄龄、杜如晦差了太多。
这时,李靖依旧坚持他出兵的决心,看着李辰彦说道:“公子这个计划太过纸上谈兵,即便可行,前提条件是要突厥臣服于大唐!否则一切都是虚谈。”
李辰彦笑笑扫视一下众人,缓缓道:“各位的重心一直放在突厥身上,有没有想过灵州东突厥的突利?”
众人眼神一亮。
李辰彦继续说道:“渭水河畔,为何颉利不敢轻易全军出动?为何突利在灵州?颉利在泾州?他们各自防范着彼此呢。
所以颉利不敢轻易全军出动,一旦败北,他的大本营或许就是突利了。
反观突利呢?他就是这样的想法,
他为何在灵州?为何没有跟着颉利一起攻至渭水?因为突利有私心!他是草原儿郎,他真正想要的是整个草原!
既然如此,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我暂留吉仁纳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