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殿下,老臣与你共赴九泉!(2 / 2)

皇长子,九泉之下何其孤独,老夫随你去矣!”

说完,他竟要一头撞死在午门的栏杆上。

还好被另外几个官员拦住,这才没有让他血溅当场。

申时行缓过来心神,高声呵斥道:“汝等如此模样,岂不是多生乱子!现在皇子生死未卜,吾等当第一时间为君分忧捉住贼子才是!”

“各部侍郎约束本部官员,六部七卿速来文渊阁,本辅有要事相商!”

……

随着一队队锦衣卫的派出,京城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紧接着又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迅速点燃了全京城。

“皇长子在宫中被投了毒!”

街头小巷都在议论着这个消息,各个酒楼之中每个人都说着自己的想法。

“某家还记得几个月前这皇长子诞生的时候,当今皇上大赦天下,连赋税都免了两年……真不知道是哪一个畜生下的了这个毒手,竟然害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

一个魁梧的大汉都要忍不住为之落泪了,“现在的皇上可是一个好皇帝啊,他生的儿子肯定也是个圣君,只可惜遭到了歹人的毒害……”

一个穿戴着纶巾的读书人猛然拍着桌子,“着实可恨!皇长子乃是皇上嫡长子,如果没有这次意外,就为我大明未来的君王!乱臣贼子弑君弑父,当真该诛!”

可以看得出来,朱翊镠在这京城里已经是很得人心了。

先不说几次开疆拓土之功,就说是京城保卫战一举击溃了靼虏三十万大军,这等赫赫的战绩就将他朱翊镠送上了顶峰的威望。

而这京城之中的商户都受到了新商税的恩惠,交了新商税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衙门来骚扰了。

况且加上朝廷屡次大赦天下,又免除了好几年的赋税……这已经算是施恩于民了。

所以对于朱翊镠,百姓们还是极为爱戴的,所以对于皇长子的事情,百姓们也都是义愤填膺。

文渊阁,公厅。

原本六部七卿参加的廷议,这次却在了这里,这就让原本只是内阁大学士议事的公厅略显拥挤。

六部尚书们全都第一时间赶来,毕竟这件事情干系太大了。

公厅里面一片肃穆,每个人的心中都颇不平静。

刑部尚书严清看向申时行,“元辅,此事体大还请你拿个章程吧。”

申时行见众官都看向自己,先是叹了口气,又出声说道:“本辅实在是没有想到,紫禁城里竟然会发生这样恶劣的事情。”

“皇长子天性聪睿,实在不应如此……但好在皇上千秋万岁,吾等也只能希冀皇上多子多福。”

“关于目前之事,绝不可懈怠姑息!皇上又给内阁下了条子,这实施投毒之人正是皇长子的乳母王氏。”

兵部尚书方逢时道:“现在应当立即下令,派五城兵马司的人去将这王氏的家人全部捉拿归案审讯一番,或许还能查出主谋。”

潘晟摇了摇头,“皇上早早的就派锦衣卫前去捉拿了,但是这王氏无父无母,其丈夫和儿子也不知所踪,这条线索就这么断了。”

又如徐学谟、曾省吾等人,都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若是锦衣卫对这事情都没有什么好办法的话,他们这些人更是束手无策了。

申时行再度开口,“虽然这场阴谋是对皇长子进行的投毒,但是这明显是对着皇上来的,毕竟皇长子才几个月大连话都不会说,不可能去得罪什么人。”

“而且这也不可能是北方那些鞑子余孽或者倭国余孽做的,毕竟他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定是对皇上而不是说打草惊蛇。”

“所以说,这肯定是我大明以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因为自己的利益被损害,所以才如此威胁皇上。”

几位朝廷大员都是纷纷点头,这个推测是极为合理的。

严清气的白须不断颤抖,“这些乱臣贼子为了自己区区的一点黄白之物,就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于慎行若有所思道:“元辅既然排除了外敌,那么就是让我等来分析究竟是哪一方势力,最有可能最后做这件事?”

见申时行点头,于慎行继续道:“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将皇上继位以来推行的新政之事,一一清点不就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