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场幻梦。
但顾柯和鱼幼微都清楚,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他们只不过是还没完全做好以新身份面对彼此的准备。
顾柯收敛神色,郑重地朝书蝶说道:
“净莲大社内收藏众多名家所抄韵书,可炼师一眼便相中了吴彩鸾所抄的珍本,个中意味,不言自明,炼师心意,顾柯已然知晓,待某凯旋,自会给炼师一个交代。
这番话,还请书蝶小娘子一字不差地转告炼师。”
话音刚落,再最后看了一眼那袭素色羽衣后,顾柯毅然转身,骑上战马向着宁海镇军营的方向行去。
顾柯不知道的是,几乎在他转身离去的同时,屋内的鱼幼微就鬼使神差地转头望向了门外。
“......”
看着顾柯逐渐远去的背影,鱼幼微好一会儿才怅然若失地收回目光,继续履行自己塾师的责任。
在不远处等候已久的钱镠见顾柯骑马归来,迅速率领全副武装的令使拱卫到顾柯身旁,同时高高举起了象征宁海镇军的牙旗。
学堂周遭忙于各自活计的净莲社男女信众和徐浦场亭户望见这面高扬的牙旗,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他们知道,这是宁海镇军即将出征的标志,自己的亲人也会有许多跟随顾少府一同前往越州的战场。
许多人都忍不住双手合十,低声祈祷:
“南无阿弥陀佛,善男子(善女子)祈愿诸菩萨保佑顾少府平安归来。”
除了留下保护顾柯和钱镠的必要人手外,其余的令使们都分散开来,纵马在徐浦场密集排列的房屋间来回奔驰。
“呜——呜——呜——”
他们鼓足胸中的气息吹响了手中的号角,雄浑悠扬的号角声不断响起,在平坦的徐浦场周边反复扩散。
号角声响过三次之后,原先获准返乡休假三日的宁海镇军将卒纷纷走出家门,在空地上迅速按伙,队在十将、队正带领下组成队列,随后便沿着大道齐步行进,跟上前方骑马传令的令使。
顾柯在大道旁注视这些踩着响如雷震的踏步声行进的宁海镇将卒,受到他们雄壮气势的鼓舞,胸中顿时也涌起万丈豪情,忍不住带头唱道: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本书~.首发:*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众将士顿时心知自家使君这是在唱《秦王破阵曲》,便齐声和道: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这首《秦王破阵曲》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不论是军中士卒抑或民间百姓都耳熟能详,唐军每逢出征或凯旋都会高声演唱,以彰武威,壮声势。
顾柯只是简单起了个头,宁海镇军将卒们就能立马高声齐唱起来。
在让人热血沸腾的破阵曲歌声中,宁海镇军应到五百四十九名将卒已然尽数在演武场前列队完成。
首批一同随军出征的还有一百一十九名令使,一千六百名徐浦团结营辅兵,还有二百八十匹驴骡,和三十五艘大小各异的舰船。
在普遍存在缺额冒籍现象,十个人凑不齐三匹骡马的当代南方唐军里,宁海镇军本次出征的后勤准备堪称豪华至极:
若按《太白阴经》标准,唐军每十人小队应当分到四匹驴、骡、马、牛等驮畜。
顾柯对宁海镇军的后勤转运要求,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三司军吏和各队队正,各伙十将反复检查过所有军器粮秣后向上汇报,告知顾柯与宁海镇众将,宁海镇已经准备好要出征杀贼了。
“诸将卒听令!”
“喏!”
“自吴钩都始,宁海镇全军皆以队为单位离营,在令使引导下沿大道步行到青龙港登船!
途中不得无故停留,不得骚扰百姓,不得延误军机,违者军法从事!”
“谨遵使君号令!”
“出征!”
顾柯一声令下,自徐逸,刘苌,钱镠,杨箕,李延年等军将以下,宁海镇全军都轰然应喏:
“喏!”
......
“奉曹司空之命,我狼山镇军一千一百三十六名将卒乘船出征浙东!”
孤悬江口海上的胡逗洲上,狼山镇遏使王郢将明光铠甲披挂在身,头戴凤翅兜鍪,高声向麾下众突将宣布了出征的命令。
为了鼓舞士气,王郢紧接着又宣布道:
“此战擒杀山越贼酋者,升五级,赏钱五千缗,白银三百两,黄金一百两!”
“斩获十人首级,升一级,赏钱两百缗!”
这些赏格均由浙西观察使衙门发给,反正不用王郢自己出,若他满足了这个要求也能拿到赏格,他说出去自然是毫无顾忌的。
更何况王郢若敢欺瞒麾下这些突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