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宁登基称帝之后没多久,他就马上致力推行改革。
而韩宁改革的第一项,就是明田制。
正所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韩宁深知这个天下并非他一个人的,而是天下百姓们的天下。
如果哪一天百姓们不再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韩宁的大魏王朝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而土地乃是国本,不该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所以,韩宁就推行了韩宁自己首创的明田制。
而这个制度就是将除住宅以外的耕地,山地全部收到朝廷手中,其土地的主人只有使用权,并且严格禁止他人在私下买卖。
如此一来,就杜绝了日后这些世家大族们,笼络大量的土地,解决了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问题,不让平民百姓们再无立足之地。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原本的土地,韩宁也没有着急收回。
毕竟如果将这些人全部给惹恼了,韩宁又得再耗费兵力去镇压。
虽说,韩宁不怕他们,但韩宁不想让百姓们再次被战火给牵连到。
于是,韩宁就推出了一个规定。
那就是这些世家大族还可以暂时掌管土地,不过,这个时间只有五十年。
五十年之后,他们就需要将田契和地契全部上交给朝廷,由朝廷统一保管。
对于这个五十年的规定,韩宁倒不怎么怕。
韩宁有各种手段,能够活到那个时候,这些人五十年之后想要耍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韩宁把这个明田制给推行起来之后,这些世家大族是敢怒而不敢言。
韩宁是一个没有依仗世家大族而成功建立起王朝的人。
所以韩宁对他们没有啥好忌惮的。
而这就让这些世家大族只能愤恨韩宁挖他们根基,却又不敢不听从。
韩宁的第二项改革,则是税收改革。
韩宁选用了两种税法。
一个是粮税,另一个是财税。
粮税就很简单,那就是以田地的数量来上缴粮食。
而财税,也称人头税。
韩宁将年龄超过十二岁的,划为了缴税人群。
不过,韩宁对于税收并没调的太过高,调到了一个比较适中的合适位置。
而韩宁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能够将生活质量给提上去。
毕竟人口才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
百姓们的生活好了,他们就会多生娃,这样一来就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生产力了。
而韩宁第三项改革,就是军功制。
韩宁觉得昔日大秦帝国的军工制度是一个不错的制度。
于是,韩宁就恢复了大秦的军功制度。
由于韩宁有远征海外的想法,这个军工制度在推出之后,百姓们报名参军的积极性瞬间就提上来了,部队的数量和士气也跟着提升了不少。
毕竟谁能拒绝封侯这一个诱人的条件。
韩宁的第四项改革,就是通婚政策。
韩宁就是想要让民族大融合提前起来。
于是,他提倡异族与汉人通婚。
对于异族和汉人通婚,韩宁还给出了不少的优惠政策。
首当其冲的就是给他们一些的良田的使用权。
第二则是减少他们的税收。
而第三个则是可以享有子女免费入学的权利。
第五项改革,便是教育改革。
韩宁在各州各郡各县里面,都兴办起学堂,教室由朝廷提供,家长只需要提供孩子的笔墨纸张以及一定的学费即可。
而这些东西,也都不贵,尤其是学费,韩宁还降得特别的低。
并且韩宁为了防止一些迂腐过于思想守旧的家人不让孩子上学,韩宁还规定让孩童到了七岁之后,必须要进入到学堂里面学习。
直到他们十三岁之后,再让他们自己选择是继续受教育,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还是选择回家务农或者是寻求其他道路。
在这个教育改革推出之后,韩宁也跟着推出了第六个改革。
这个第六个改革,与第五个改革息息相关。
这第六个改革,便是科技。
韩宁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玄机阁的科研室。
这个科研室里面,集齐了整个大汉国内的技术性人才。
而这些人聚集到一起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研发科技,造福百姓。
为什么说这第六个改革和第五个改革息息相关的原因就是在这里。
在这些改革不断地推行,落实下,整个大魏帝国也是开始出现蒸蒸日上的景象出来。
不过,大魏帝国在蒸蒸日上的同时,魏军出兵邪马台国的事情,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刘备和诸葛亮到现在还在邪马台国和张郃的大军打着。
由于先前,刘备和诸葛亮再调了一万人马过去邪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