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在袁术称帝后的第七日,韩宁便派了一支军队踏出了函谷关,朝着豫州的方向进发。
韩宁派这支军队出兵豫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虽说韩宁已经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袁术了,但是自己总得出手吧。
所以在韩宁得知曹操和刘备同时宣布出手的时候,韩宁他也派了一支军队前去讨伐袁术。
不过韩宁派出去的军队,他们收到的军令仅仅只是佯攻做做样子罢了,最多就是拿下豫州与司隶地区交界处的一些小县城而已。
就这样,在韩宁的号召之下,各路诸侯都开始对袁术进行了讨伐。
除了曹操、刘备之外,还有扬州牧刘繇还有一直割据徐州部分地盘的臧霸也加入了讨伐袁术的阵营当中。
刘繇是汉朝皇室的远亲,他的势力范围是在扬州的淮南地区。
而刘繇的势力范围是与袁术的势力范围最为接近的,这些年他没少被袁术欺负,就连地盘很多都被袁术给蚕食了。
因此在袁术称帝之后,刘繇便拉拢了徐州的臧霸,然后一起对袁术展开了反击。
刘繇是各地州牧当中混得最憋屈的那一个,原本扬州是朝廷给他划分的地盘,但是被袁术来了之后,他的地盘是一二再而三的被袁术给侵占。
原先的淮南之地现在也已经被袁术侵占了六成以上,刘繇此刻也只能抱着剩下的四成地盘苟延残喘。
所以在他看到机会之后,刘繇自然是奋起反击,选择与袁术殊死一搏。
刘繇很清楚自己再和袁术拖下去,很有可能会被袁术灭掉。
与其被袁术灭掉倒不如主动出击。
所以当曹操和刘备宣布要讨伐袁术的时候,身为扬州牧的刘繇也是立即响应了起来。
不过在这些诸侯讨伐袁术的时候,总有一些诸侯选择视若无睹,一声不吭的。
而这个人便是荆州的刘表。
刘表身为除了韩宁和袁术之外,实力最强的那个诸侯,这一次面对袁术的称帝,刘表他是不表态也不吭声,他就是静静地坐镇在荆州看着其他人在打。
因此这一次韩宁也是抓住了刘表这点,向着刘表发难了。
刘表身为汉臣,又是汉室宗亲,这一次面对一个袁术称帝,他选择视若无睹,这一点便是韩宁发难的理由。
尤其是韩宁还特意命人送了一道圣旨过去给刘表,让刘表出手讨伐袁术,但是刘表奉旨讨贼,韩宁就以这一点为突破口向天子刘协请奏弹劾刘表包藏叛逆之心,请求降旨讨伐。
而天子刘协也没有什么权力,基本上韩宁请奏就是走一个过程,在韩宁请奏完之后,就让天子随便盖一个印,然后他就命徐荣带兵前去讨伐刘表了。
得到韩宁命令的徐荣,很快地就召集好了五万人马,准备前往南阳郡去了。
荆州。
襄阳城。
当刘表得知了韩宁发兵攻打自己的时候,他是一个头两个大。
尤其是他得知韩宁对自己动武的理由之后,他是更加郁闷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招谁惹谁了。
明明自己不想惹事,也不想去得罪人结果他却被韩宁冠上莫须有的罪名。
原本刘表在收到韩宁圣旨的时候,他其实内心是想要去分一杯羹的。
毕竟刘表的地盘和袁术相互交接在一切,若是可以的话,他也是想要去分一下豫州的地盘。
可是刘表想去,却不代表他麾下的那些士族想要去啊。
在刘表收到圣旨的时候,他还特意召集了自己文臣武将来商议了一番。
最终他们在商议完之后,都是一致认为刘表不应该去趟这一趟浑水。
而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那便是如果此战不胜,伤了元气,那么在北面一直虎视眈眈地韩宁就有可能趁着刘表虚弱这段时间来发起进攻了。
不过这些其实都是荆州这些士族的说辞罢了。
其实,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是不想去打仗。
好好的打什么仗啊!
打仗出的钱都是他们这些士族的,他们没事花这些冤枉钱去干什么。
在这些士族眼中,他们是最不愿意去躺浑水啊,宁愿被动也不愿意主动。
而这也正是历史上刘表明明有着很强的实力,却从未扩张地盘的原因之一。
因为刘表麾下的这些士族不配合,他也没办法出兵。
刘表对于荆州的执掌力并不大。
了解刘表的都知道,刘表是单骑入荆州,也就是说,从刘表一开始来荆州他就从未带过一个亲信过来。
刘表现在身边那些所谓的亲信,其实都是荆州各大世家的人,这些人都是和刘表有联姻或者合作关系的。
也就是说,刘表在荆州没有自己的势力,他现在的势力实际上是这些世家大族一同支持他而产生的。
若是这些世家大族都抛弃了他,不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