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为题,作首诗出来?”
雨可以表达的意境有很多,但想要将以雨为题写一首好诗的难度却有一定难度。
毕竟作诗者的心境不同对于雨的感悟也会不同,用雨作诗考验的就是心境。
韩宁谈谈一笑:“韩某心中又得三首诗,诸位请听!”
又得三首?
众人愣住了。
不等众人反应,韩宁便走到案几前边写边念出来:“第一首名叫《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好诗。”听到韩宁第一首众人已经开始赞叹了。
随后韩宁又写起第二首:“此诗名为《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妙!”就在韩宁说完之后,在场众人称奇道。
此刻众人已经被韩宁的才华所折服了。
短短的时间内,韩宁已经作出了两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出来了。
就在众人还在感叹之际,韩宁已经动笔开始写第三首诗了。
“此诗名为《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诗!”在场此刻已经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次韩宁算是要在冀州乃至整个大汉出名了。
陈琳看着眼前韩宁写的诗,心情是五味杂陈。
韩宁写下的这几首诗让他来写,他估计需要用一辈子来写才有可能写得出来一两首。
而此刻韩宁短短即几刻钟时间便能写下这么多千古名诗出来,可见韩宁的诗词远在他之上,甚至是整个大汉都未必有人能比得上他。
“不知,孔璋兄觉得在下这几首诗如何?”韩宁笑了笑。
陈琳被韩宁这么一问也是立刻从刚刚的意境中回过神来。
“在下服了!”陈琳叹了一口气说道。
陈琳服了?
众人愣了一下,想不到陈琳认输的这么干脆。
“韩公子的诗词造诣远不是在下所能及的,只怕当世也是无人能及了。”陈琳感慨道。
“既然如此,这场文友会就算是圆满结束了。”韩宁谈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