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
宗元看着来人熟悉的身影,欣喜的喊道。
来人,正是魏大勋。自宗侯爷向他托付身后事之后,他心里便一直记挂着宗元的安危,一路尾随着兄弟俩的大军。直到宗元独自出行,偏又在怒火之中武道入了魔障,这才出手点醒宗元。否则,任由真气暴虐,恐怕宗元也会和座下的良驹一样,精疲力竭而亡。
魏大勋点点头,他指着地上死去的良驹提醒宗元道:“你还是太年轻了,轻轻松松地进入武道第三境,难免出现根基不稳,着了魔障。刚才我若是再不出手点醒你,你就和这匹马一样的下场了。”
宗元看着地上的已经死去的良驹,心中暗道:“好险!好险!”他从地上爬起来,将刚刚的事情给魏大勋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师父,您怎么来这里了?”
魏大勋便将宗侯爷托付后事的事情说了出来,末了他叹口气说:“你爷爷不听劝,一心要求死!”
不等宗元接话,魏大勋又正色说道:“我曾答应他,如果你今晚能避过灵种之劫,便引你入道。你也见过那些搞来搞去的修行者了,你诚心回答我,你可愿意?”
宗元一时间竟然难以接受,愣在那里没有回答。虽然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师父不简单,却不想师父也是一位修行者。说实话,修行者在他的眼中,并不是什么好人。至少,他现在接触到的那些修行者,都对他不怀好意。
宗元心中疑惑,那些人口中说的神道、修行者似乎并不是一样的东西。他疑惑的问魏大勋:“师父,今天晚上另外一个人也说过同样的话。你说的道,和他说的道是一样的吗?”
魏大勋点点头,解释道:“是一样,也不一样。李问心说的道,是神道,我修的也是神道。不过,他说的神道,不过是修道者的附庸,而我的神道是独立自主的。”
魏大勋便将两者之间的差异,详细的说给宗元听。原来,这个世界的神道修行有两个阶段。
三千年前,人皇出世,手持封神榜,封台拜将,传下神道道统。神道分九品,九品最末,一品最高,共计365枚神格。凡是,祭炼神格者,可通过神格感悟天地一道,从而吸纳天地灵气提升修为。
两千五百年前,人皇带领365位神将去往神庭,历天地大劫,随后杳无音信。随之消失的还有封神榜,没有了封神榜封神,人间便无法传承神道道统,神道难以为继便开始衰退,人间格局大变,修道者开始主控人间。
后来有大修道者,从神格中参悟出一种可以人为炼制神格的方法。他们将神格赐予不能修行的后人或者一些资质比较差,在修道一途没有希望的后人,让他们能够继续修行。
此种神格炼制之法,最开始只有道族五家掌握。他们以血祭之法炼化神格,与修道者形成护道盟约关系,能够让修道者修为精进更快,两者不能相互伤害,共生共荣。
再后来,妖族兴起,人道修行艰难,无力抵抗。道族便将神格炼制之法共享给十大修行大派,让凡人也可以快速修行。人间修行者开始变多,才能与妖族对抗,形成制衡。不过这些神格大多是五品之下,五品以上的神格,都掌握在道族和门派手中,唯有签订奴仆血誓才能获得。这种神将,在魏大勋看来,不过是替修行者看门护院罢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得天独厚,能够凭着大毅力,将五品之下的神格修行祭炼到五品之上。一旦有人能够将神格祭炼到五品之上,便可以获得进入修道联盟的机会,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
对于后天祭炼的神道,魏大勋心里很是不屑。他正色道:“我修行的便是正宗的封神榜道统的神道,而李问心给你的神道便是这后天祭炼的。”
“师父,您不是说人皇和封神榜都失踪了吗?您是怎么得到封神榜的神道传承的?”宗元将心中的疑惑提出来。
魏大勋皱皱眉,说道:“你往后入了修行江湖,可千万不要随意打听别人的传承来源。修行者,除非自己说出来,最是忌讳这种事情。至于我的传承来源,你现在不必知道。知道的越多,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你只要知道,所谓的神庭,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宗元看师父说的这么严重,也打消了继续盘问的念头。他又问起神道传承的事情,说道:“师父,我愿意跟您学习神道修行之法!”
“好!”
魏大勋点点头,他盘膝坐在地上,指了指身前的草地,说道:“你也盘膝坐下,我这边将神道祭炼之法传授与你。”
宗元立即也盘膝坐下,仔细记下魏大勋传授的神道祭炼之法。这神魂祭炼之法,需要配合神格,将神魂与神格融合一体。与一般修道不同,修道者依靠自身的灵根吸纳天地灵气,而神道却是依靠神格吸纳天地灵气。因此神道修行的潜力完全取决于神格品质的高低。
神格分九品,每一品又分下等、中等和上等以及极品四类。神格之上,有玄妙的混沌纹路,一条纹路代表一品,九条纹路代表九品。每条纹路上,由五色霞光交织成环,五色浅而无光为下等,有一到两色亮而余色无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