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已经往一个好方向发展了,朱雄英只要将这个框架搭起来,剩下的事情就看大明的发展。
新大陆他几乎没有放在眼里,现在最让他感到为难的是如何才能够让大明的粮食储备增加。
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之后,大明的人口甚至还没有恢复到唐朝时候的水平。
哪怕科技的增速再快,也没有办法弥补这个缺口。
对于那两块到现在还没有人发现的新大陆,他并没有过于着急。
因为他非常的清楚,不可能有速度比他还要快的人。
西方那些能够做出赫赫功绩的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生,他也不担心大明会落后。
在他悠闲的回京途中,却猛然得知了一个消息,宁王反了!
虽然他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可没有想到,这一天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是谁给了他雄心豹子胆,居然敢在这个时候造反?”朱雄英整个人愣住了。
原本他是以为宁王会等到朱元璋死去了以后,才会起兵造反。
最近发生了什么?会让他在这种时刻匆忙的起兵?
对于宁王造反,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那个家伙早就已经看自己很不顺眼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起兵,时机有些不对罢了。
“召集所有皇子回京?”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宁王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就起兵造反。
以往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朱元璋是不会莫名其妙的叫自己的儿子回京的。
有传言说皇帝想要削藩,不然为什么会下达这么反常的命令?
当朱元璋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傻站在大殿上。
此刻的他居然没有任何的愤怒,只是这样看着远方。
他不明白为什么就连朱权也要起兵反抗自己,他对这个皇子还不好吗?
基本上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但这个皇位不行,皇位是朱雄英的。
他们这些做叔叔的,为什么一定要来抢自己侄子的东西?
老老实实当自己的藩王,难道不好吗?
自己只是许久都没有见过他们了,想要叫他们回金城见一面而已。
“殿下不必担忧,区区一个宁王,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请陛下早些做决定,我等愿为陛下出征!”
武将们都纷纷的站出来说道,千万不要以为他们这些人就只会跟着朱雄英到处做买卖。
事实上,他们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方法,根本就不可能令皇帝安心。
所以才能隔三差五的,就看见他们惹出一些事情来。
这里面有的人的确就是这种性格,但有的人就是在故意的自污。
毕竟他们也都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正所谓伴君伴虎。
特别是像朱元璋这种开国的帝王,不是那么好相处的。
当皇帝向他们伸手的时候,这些人被主动的就将自己手里面的兵权,全部都给还了回去。
就算是将这些大军交给自己的儿子,朱元璋的心中都仍然有些顾忌。
所以又设立了锦衣卫来进行监督,没有任何人比他更熟悉造反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危害。
他也只是站在百姓这方面来考虑,好不容易这两年的收成好了许多。
没想到宁王这个蠢货一造反,很多人又吃不上饭了。
如果天底下再出现一个朱元璋,那么还得饿死多少人,才能坐上这个九五至尊的位置?
“命蓝玉为大将军,徐辉祖为副将,你们速速带20万大军,一举踏平宁王。”
这位沉寂许久的帝王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告诉了众人,就算他的年纪已经大了,但那股肃杀的气息,仍然没有从他的身上洗去。
见到这个熟悉的朱元璋,众人都无比的激动。
当初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朱元璋打天下。
事实上有不少人说朱元璋喜欢杀功臣,这话倒是不假,可问题是,他所杀的那些都是该杀的人。
像那些对大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危害的勋贵,他一个都没有动过。
甚至于他给许多人都颁发了免死铁券,尽管这东西众人拿的都没什么用,但也是莫大的荣耀啊。
见到选用了蓝玉为大将军之后,有不少人也都心中一紧。
不要以为蓝玉就是什么好人,这一位跟宁王比起来也是大同小异。
朱元璋这样做无非也就是驱虎吞蓝而已,在军中,蓝玉的亲信也太多了。
之前那些什么认的干儿子都还在军中,表面上看,蓝车的军权好像是削减了。
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只要他在军中振臂一呼,就会有数不胜数的人都前来支援。
朱元璋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幕,但他也非常的明白,自己绝对不能够轻举妄动。
一旦他真的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的改革,不仅起不到正面的帮助,甚至很有可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