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本宫的歪理(1 / 2)

胡询转眸看来,愣了神,似是想到什么,神色一变:“安宁长公主动手了?!”

“不确定是长公主!”玄岚皱着眉,“太常寺卿和卫尉寺卿及其幕僚被杀,除了幼子、女儿和奴仆,府中全部血洗,涉案的嫌疑人员无一活口!”

“死状如何?”

“全部是一刀毙命!”玄岚飞快地看了眼院外学子的方向,“下手的人至少有两拨,刀伤却都只有一处,一拨人的兵器小巧,直接割喉,另一拨人的武器奇特,伤口是从嘴里切入咽喉,同时斩断舌根!”

“其中一拨可有听风堂参与?”

“属下也以为是听风堂,但是昨夜烟波湖的亭芳阁,并无人马调动!”

胡询垂了眸子思索半晌,又捏了捏额角,道:“大臣于京中被杀,此事极为严重,你们不要露面,静观其变。”

“是!”

胡询叹了口气,看了看天光,开始更衣洗漱。

贺酒儿今日醒的早,穿了暗探新送来的衣物,便去院中溜达了一遍。百无聊赖之际,就坐在小院门口的树上,数路过的学子玩儿。

要说这昙华书院就是风气好,无论学子在家中的身份地位如何,是否富贵与贫贱,到了书院里,都是以策论、学识、口才服众,便是争论也需辅以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余学子自有其判定对错的准则。

自从胡二公子对外放言腿疾渐好,来此拜访求教的读书人便越来越多。就只一会儿功夫,贺酒儿便看到了几拨学子的到来。

偏巧今日胡询起得晚,有等待不及的学子便已自行离去,剩下的十数个人里,贺酒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那位她暗地保护着,准备用来撂倒柳家的铁头书生——徐敏之。

此时,这群正学子围在一起争论,徐敏之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其他人似是站队另一个观点的,偏偏辩论的五六个人都说不过他,又不能认同他的观点,两方便僵持下来,偶有学子提出论据来论证,却又被徐敏之驳回。

贺酒儿仔细听了听,他们讨论的题材正是关乎当下的国计民生。

先是有人谈起,柳首辅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欺男霸女之事,引申到各世家公子游手好闲者居多。

这些子弟不替朝堂分忧,不为生民请命,享了家族带来的名望和便利,却不懂回馈家族,最后成了蚕食资源的蛀虫,以至于会拖垮一个家族,实属悲哀。

两方争论的,便是朝廷治理这些世族子弟的对策。

多数学子认为:

皇上该下旨建立更多的民间机构,或者次官方机构,增加闲汉的就业岗位,以了解百姓疾苦,将底层的真实上达天听。

试用合格者再提拔入朝堂,以保持国家的上层与下层衔接统一,既治了纨绔子弟,又防了官民的断层,皆大欢喜。

徐敏之则说,优胜劣汰本就是万物的法则,既然家族的蛀虫多了,就该直接除去,何必浪费资源。

若是家族不舍蛀虫,便应上缴更多的税费,以补偿朝廷扶持家族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及附加势力等等。天下人不论世族与寒门,唯有既获得也施舍,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才是济民之策。

贺酒儿看他们两方人争论不休,觉得有些吵闹,干脆从树上跳了下来,站在徐敏之的身边。

徐敏之一惊,待看清来人,顿时欣喜若狂:“长公主殿下,正好您来了,您先来评评,济民之策哪样更好?”

他是个学痴,见了长公主的第一反应是求证学问,后知后觉才想起该与殿下见礼。

其余的学子也受到了惊吓,纷纷参见敬拜。也有胆大抬头去看安宁长公主的,但一看清她的模样,又面红耳赤地低了头。

贺酒儿没有直接评论谁的观点更好,只是提了个问题,也让他们断断。

徐敏之虽然急于想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入安宁长公主的眼,但也更想听听殿下的论题,便行了个学子礼,道:“请长公主殿下赐教!”

贺酒儿便笑着说:

“若是有一家布行,长年店大宰客,欺行霸市,可他家有后台支持,官府不敢查封,这布行钱多也不怕罚款,他家的布匹京中少有,顾客明知短尺少寸也只能去它家买。

各位觉得,如何能令这家布行变得规矩呢?”

有学子家中从商,首先发言道:“小生认为,应该先从布匹的来源上牵制,譬如寻找到同样的货源,再开一间服务更好的布行与其竞争,在供求的关系发生变化时,那家布行定然改变之前的态度,变得规矩!”

有人立马反驳:“再开一家布行?莫说开店的成本太高,便是货源这块,便不是随随便便能拿到的,奇货可居,自然数量少得可怜。若是独门工艺制造的锦布,他人如何能竞争得过?!”

“说得对,小生以为,还是应该从官府入手,若是因后台原因,这布行太过嚣张,官府便该向那幕后的权势反复施压,虽不能查封布行,但至少能束缚他家的行为!”

有人大笑:“天真!实在是天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