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葛王完颜雍同王妃在花园中散步,完颜雍将此次在燕京的经历告诉给了王妃,王妃乌林答氏说道:“既然这次去上京怎么快就回来了,想来皇上倒是无意杀你。”
完颜雍不禁摇了摇头,“我看未必,只是他现在想着迁都,而且本王提议将新都建在燕京这才逃过一劫。从迪古乃眼神可见,他现在是谁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
“那往后该如何是好?”乌林答氏不禁问道。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完颜雍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
“乌禄,你在上京,你觉得百官对其如何?”
“应该是惧怕多一些吧!”
“惧怕?”乌林答氏沉默了好一阵子,“王爷,迪古乃既然有争战之心,王爷倒可以借此南向,这样即可安定大金,又不蹈迪古乃之后撤。郎君您看如何?”
完颜雍听了不禁暗自心惊。
五天后,便服的完颜雍,张浩,卢彥伦以及身穿道袍的皇甫履道带上二十几几名侍从便往西南方向行走。一路行走得不快,皇甫履道不时拿出来罗盘测试,偶尔还掐指算算,然后才指定方位。在出城十几里时,卢彥伦在完颜雍的指示下策马引近,“履道司正,方位应该没问题吧?”
“自然不会,燕京城里的鱼藻池为龙珠,自然引四方龙相聚,自是不错。此方位气脉最盛,应该有群龙聚集之势。”说着引马前行。
卢彥伦停下了马,将话语转告给踏马而来的完颜雍,完颜雍点了点头,几人仍然距离皇甫履道两匹马身位慢慢跟随。
由于是延脉而行,所以不久便脱离了官道,好在这一带并没有农人耕种,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小土包子和高低杂草,灌木。完颜雍便让侍从用刀劈开一条小路通行。又行十余里地遇到条小溪。
完颜雍令人安营扎寨,随即展开地图,其余三人近身观看。完颜雍指了上面的一个方位说道:“皇甫少司,再往西南便是大房山,依你看来这龙聚之地便在这大房山中?”
皇甫履道看了看地图说道:“王爷你看,这几路山的走势,再加这山,应该就是这里,不会错的。”
知道了此行的目的地,完颜雍自然心情大好,在小溪旁休息一夜后。这群人前进的步伐明显的加快了许多。午时便来到大房山边,皇甫履道拿出罗盘,看了许久,又掐指了一会。对其中的六名侍从道:“结阵,倒转七星。”
完颜雍,张浩,卢彥伦同其他人自然后退了十几步,只见那七人摆成北斗七星的模样,不过皇甫履道自己占据柄底的位置,均肃穆,口念有词。
完颜雍问卢彥伦,“他们这是为何?”
卢彥伦轻声回答,“阳宅风水旺地,也需要祭祀,何况是阴宅龙脉之地,自然要先问询主人,不然反噬,其后果就不好说了!”
完颜雍点了点头。
不一会前方山中大风刮起“呼呼”作响。众人皆惊。
行阵七人中有二人,嘴唇发紫,端坐着已经没有了呼吸。另外五人均有虚脱状。而最前方的皇甫履道也面容严肃,终于在他前方的香炉中的香几乎燃尽的时候睁开了眼。有气无力说道:“葛王爷过来扶贫道一把,其余各人让其他人扶起在一旁歇息。”
完颜雍有些忐忑上去搀扶起皇甫履道,皇甫履道轻声对完颜雍耳语,“陛下……”
完颜雍不禁吃惊,令其余人等不准上前。
只听得,皇甫履道继续耳语,“此地聚九龙,也可唤为九龙山,因你们将中途入居,便前后共九代国祚,虽贫道二名弟子已经献祭,陛下气运鼎盛,皆无法更改此天数……”
完颜雍听后点了点头,搀扶着皇甫履道来到众人之中。皇甫履道便又坐了下来,五心朝天,双目微闭。
许久那五人的气色才有所恢复。皇甫履道也终于睁开了眼睛,对着完颜雍说道:“王爷可以了,我们进去看看。”
于是,完颜雍,皇甫履道,李老僧,卢彥伦和十几名侍从向前走,来到一座凤凰山的山边,皇甫履道用罗盘指着一个山谷说道:“这便是龙门。”
山谷极窄才通人,复行百步,前方才豁然开朗,四周树木苍翠,半山之上便可见白云飘悬。皇甫履道对此点了点头,“便是此地了。”
完颜雍肃穆看了看四周,沉默了许久。也点头同意。
……
十几天后,燕京城一切如常。
馆驿中:完颜雍、皇甫履道、张浩、卢彥伦正在一张桌子边上谈论着修建宫殿事宜,张浩建议,“且慢开始建筑,这事情还是先请示陛下后再开工为妥。先行将图影绘制两份,交一份于陛下圣裁。”
完颜雍等三人点头称是。
皇甫履道突然说话:“龙穴之事,图形暂且先不用上到朝廷,此事关系重大,如此快寻得龙穴,皇上必会多疑,待年后再呈上,以消除其的顾虑。”众人皆赞同。
第二天,完颜雍,张浩便离开燕京前往上京会宁府。而卢彥伦,皇甫履道便组织人等到附近的州县寻找石材和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