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装扮(1 / 1)

有喜乐响起闹哄哄,似乎声音越高越能代表喜庆的氛围,有乡里人的质朴,还有几分野蛮。震天响不然不够热闹,人们在吵闹中吼喊,不使点劲人声简直不能传达。

是本家的长辈和平辈,村里有喜事,管你简单办,还是大办,还是有人拿着礼上门责问,“怎么能不请我们家,你们太没人情味了,陈老大你糊涂啊!”

大伯父只能欣然领教,客客气气招待。一笔写不出个两个陈字,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咱不能白费人家一片心意。这种情况怕只有乡里才有。大伯父也有些考虑不周,这是陈家大房第一次办喜事,应该让全族人都来热闹热闹下。看看这人来人往,幸好只有有嫌隙的一两家人没来,为了弥补这点愧疚的心情,大伯父周旋在长辈和兄弟之间极尽殷勤。怕预备的东西不够,又叫陈祥跑镇上一趟,去相熟的几家请再送些东西上门。不说大家手忙脚乱,临事到跟前,总觉得准备得不够好,安排的不够周到,使着劲干快干好,在这喜庆的氛围里,不是挑刺的人也是会原谅的。

村里的喜事都是大伙齐心协力一起动手,婶子们帮忙做饭食,厨房里飞来飞去,都是她们忙碌的身影。在陈君的坚持下还是请了主厨,以前村里有喜宴都是一锅烩,陈君有些反感这种做法。看中午的喜宴肉是肉,菜是菜,有冷的热的,汤也有另做,菜品丰富颜色搭配的也好看。先看让人就非常有食欲,味道肯定也不错。

中午的饭只是前奏,正宴还在晚上,自古礼以来,“昏礼”都在黄昏阴阳相交之时。幸好在夏天,白天的时长,如果在春天天黑早,灯火费也是一笔大的开支。乡野人别时不能讲究,再困窘的人家,婚礼这天也是愿意倾其全力的。

对喜宴众人都无话可说,在村里这自然是头一份,送二十个铜板的礼钱,去何处吃一次这样色香味俱全的席。

蔡大娘也吃的非常满意。管中窥豹,滴水尝海,这陈家大房是真的发达了,单听他家做黄酒生意赚了钱,没想到能赚如此多,听这喜宴的热闹劲,人气十足啊。

顾月这边却冷清的太过,孤苦伶仃的女孩,但顾月身上却没有清冷气,反而温暖至极。这姑娘福泽深厚啊,安之若素,能有几个小姑娘做到,蔡大娘用她老练的眼光观察顾月,心里也非常惊讶。一向结善缘的心,让她决定今天一定要用尽全部的心力,让这姑娘快乐出嫁。

蔡大娘细细地给顾月绞面施粉化妆,唯恐有不完美。

“姑娘宜化淡妆,太红艳了反而给你的五官减分。”

“听大娘的。”

“新娘妆不艳又不显喜庆,大娘我不能砸了我的手艺啊。”

“大娘你大胆地画,月儿淡妆浓妆都美。”

“确实,只恨大娘不能为你增色。”

“已经挺好了,很有几分妩媚。我很喜欢。”化了妆顾月脱去了几分少女的稚气,有点小女人的味道。

“喜欢就好,喜欢大娘就高兴!”

衣服也一层层地上了身,顾月胳膊腿都有些发软,这个时候是不好躺下休息了,累了只能坐着打个盹,发饰带上后,头上更有些份量了。幸好有陈玉和蔡大娘相陪,不然顾月怎会约束自己,早东倒西歪躺下了。

“这鞋穿好之后,暂时不能下地,直到新郎抱你上花骄之后,拜堂之前才能着地,新娘都是很骄贵的,拿起姿态和傲骄,新娘的气势就是要让人觉得不可一世。”

“大娘有这种说法吗?”

“这是大娘私心里的想法,嫁女儿都要像皇帝嫁女儿一样,自己不能低看了自己,这种气势也是一美好愿望,希望女子嫁到夫家能受到重视。成亲后大姑娘就会开眼了,受苦受累才慢慢开始了呢!”

“大娘说的倒有几分吓人?”

“没有经历是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辛酸的,小姑娘总要经历。在娘家做姑娘时才是一个女子最自由自在的时候,能晚一点成亲也是好的。月丫头也许能幸免。夫妻和乐,没有外力让你们不快乐。”

“谢大娘教诲。”

“教诲不敢当,只是几句心里话,苦是生活底色,累是生活常态,人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大娘,我是有些明白的。”

“明白就好,以后两个人恩恩爱爱过曰子。”

“好!”

“把平安扣放手中握着,往后人生平平安安。时间也差不多了,大娘再检查检查,别关键时候出错。”

蔡大娘似有几分紧张。

“今天是我伺候姑娘出嫁最顺心的一天,以前啊真是纷乱的不忍回说。装扮好了,只等新郎上门了。”

这空出来的时间好似专门留着给顾月,向以前的自己告别。以前的顾月,以后的顾月,都是顾月最真实的自己,她不会为谁改变她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