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屈侯乐的兵法(2 / 3)

就是兵仙,他也控制不住。

不聊不知道,这一聊竟发现个统率之才。

不过,世间向来都不缺少千里马,只缺少伯乐,人才多在魏国,那是因为魏国乃华夏中心,风流之地,自然是人才辈出;多在秦国,那是因为秦国以天下士子为上卿,以军功而选拔人才,人屠白起便是如此。

至于楚国,既不风流,也不开化,因此才有这屡败屡战之事,有时候甚至连韩都不如。

“那上道呢?”

“士气上道,乃是王道之战,存亡之战,保卫之战,当此之时,士卒人人心中有信念,人人心中有决心,此种信念,乃自发而出,非是受诱,也非是受逼,还在秦军士气之上。”

“昔年,商王强盛,周武势弱,可在牧野一战,竟能以少胜多,以弱击楚,便是此也。”

“战前武王携八国牧誓,便是在士卒心中忠心信念,人人皆是明了,战阵之上,退无可退,如此之军队,可战至最后一人,最后一将,岂能不胜!”

这道理熊横听明白了。

有信仰的军队,才是无敌的军队,如一心驱逐匈奴的汉骑,一心复国的岳家军,一心要反对压迫的入朝军。

他们与农民军最大的区别,在于理念,有了这理念,才可以同仇敌忾,才可以战至最后一人。

古往今来,表达的方式或许有变化,但这道理都是一样的。

熊横拍手叫好:“闾长真是令寡人意外,就凭此心性,多加磨练,将来必成大器!”

“臣惶恐,臣之所思,多是来自兵书,也尽非臣一人所言。”

“哈哈,这便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如此方可更进一步,只是不知……”

熊横顿了顿:“闾长将心归于何处?”

归于何处,这岂不是在问,屈侯乐效忠于谁。

他身为卫士,对于王宫中的权利之争,必然是清楚,再加上今日楚王展现给他的,是不同寻常的一面,与众人口中所云的楚王,完全就是两个人。

想到此,屈侯乐直接跪拜下来:“臣身为楚国之臣,自然只忠心楚王呢。”

今日在马车上,就只是一个暗示,可事情往往在没有说明之前,还不能算作确定,如今见屈侯乐跪拜在面前,才是真正的确定下来。

楚王俯身,将屈侯乐扶起,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

“寡人早就知道,闾长心在寡人,只是寡人如今之处境,须得步步谨慎方可,不知那日南井可有问起寡人行踪?”

“回大王,郎中并未有问,倒是太后曾召集过臣,臣按照大王所云,如实相告。”

熊横颔首:“寡人猜到便是如此,那太后可有曾让你监视寡人?”

“这倒没有。”

歪着头,熊横略微思付一阵:“既然寡人已知你心在寡人这里,太后也未让你监视寡人,那回宫之后,你就不需要陪着寡人练剑了,寡人也无须再多见你!”

屈侯乐面露惊异:“大王,这是因何?”

“哈哈,天天跟在寡人身边练剑,岂不是屈才,你读吴子,必然也是知道那吴起,那你可清楚,寡人如今最需要你学吴起的什么?”

闻言,屈侯乐细思起来。

吴起生平,不可谓不精彩。

先是杀妻以博忠名,之后魏国训练魏武卒,再往后河西七十余战未有一败,夺取秦人一郡之地,让魏国的领土跨过大河,纵然到了楚国后,也一样是主持变法,风云人物。

可就是在这么多精彩的事迹中,屈侯乐始终悟不到楚王的意思。

“大王,恕臣愚钝。”

“其实寡人是想说,吴起爱兵如子也。”

爱兵如子!

屈侯乐哑然。

身为一个兵的他,竟将这事给忘记了。

吴起此人,与士卒吃住一起,待兵士宛如自己的子嗣,不仅亲自为他们疗伤,还经常嘘寒问暖,登上了战场,士卒们心怀感激,坚守将军之令,死战而不休。

大王又要让他远离自己,又要让他爱兵如子,其目的不言而喻。

这是要让他在卫士中收买人心,在关键的时刻,唯他所用,也就是唯大王所用,卫士在宫中,乃大王近卫,虽百而抵得上在外大军千余。

“臣明白了。”

“闾长须得铭记,你对寡人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寡人的性命,或许就在闾长身上,让你远离寡人,是让你将心用在卫士上,你若能为千人,那寡人可就是有一千个忠心的护卫。”

郎中之下,有两偏将,各领一千,以辅佐郎中。

又因卫士乃护卫王庭,规格要高一些,所以千人也被升之为牙将,比之镇守城门的项阳,还要再高一级。

“臣只怕是有负王恩。”

屈侯乐不能说大话,也不会说大话,升官这种事,可不是努力就能行的,最重要的是得有祖宗的蒙荫。

而他,祖宗不给力啊!

“这你无需担忧,必要时刻,寡人自